[发明专利]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4257.0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阮安邦;魏明;王佳帅;王铀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433 | 分类号: | G06F18/2433;H04L9/16;H04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王馨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相关 产品 | ||
1.一种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来自不同目标数据源的异构密文数据;
确定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数据源的所述异构密文数据所使用的安全多方加密公钥,所述安全多方公钥的数量与所述目标数据源的数量相同;
对多个所述安全多方加密公钥进行转换得到多方公用加密公钥;
基于所述多方公用加密公钥对来自不同目标数据源的异构密文数据分别进行再次加密,得到同构密文数据;
基于所述同构密文数据,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得到每个目标数据源的所述异构密文数据所使用的安全多方加密公钥存储在监管列表中,所述监管列表在所述目标数据源之外的监管中心,以从访问所述监管中心获取监管列表,并获取每个目标数据源的所述异构密文数据所使用的安全多方加密公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安全多方加密公钥进行同态加密,得到同态加密公钥,将所述同态加密公钥添加到所述监管列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同构密文数据,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包括:
计算所述同构密文数据的真阳率、伪阳率、真阴率、伪阴率;
根据所述真阳率、伪阳率、真阴率、伪阴率,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真阳率、伪阳率、真阴率、伪阴率,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包括:
将所述真阳率、伪阳率、真阴率、伪阴率投射到设定的数据分类空间,以根据所述真阳率、伪阳率、真阴率、伪阴率在所述数据分类空间的分布,所述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类空间为正态空间,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真阳率、伪阳率、真阴率、伪阴率在所述数据分类空间的分布,所述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包括:确定真阳率与真阴率之间的混淆注意力分布;确定所述伪阳率与所述真阳率之间的混淆注意力分布;
判断所述真阳率与真阴率之间的混淆注意力分布以及所述伪阳率与所述真阳率之间的混淆注意力分布,是否符合正态空间的正态分布;
若不符合,则判定对应的异构密文数据异常;否则,判定对应的异构密文数据正常。
7.一种数据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来自不同目标数据源的异构密文数据;
公钥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数据源的所述异构密文数据所使用的安全多方加密公钥,所述安全多方公钥的数量与所述目标数据源的数量相同;
公钥转换单元,用于对多个所述安全多方加密公钥进行转换得到多方公用加密公钥;
加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方公用加密公钥对来自不同目标数据源的异构密文数据分别进行再次加密,得到同构密文数据;
异常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同构密文数据,对所述异构密文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存储使能单元,用于将得到每个目标数据源的所述异构密文数据所使用的安全多方加密公钥存储在监管列表中,所述监管列表在所述目标数据源之外的监管中心,以从访问所述监管中心获取监管列表,并获取每个目标数据源的所述异构密文数据所使用的安全多方加密公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42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