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43542.0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8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齐中华;李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34 | 分类号: | C08F220/34;C08F222/14;C08F2/44;C08K3/38;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荣贵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离子 液体 氮化 复合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离子液体单体、氮化硼粉末、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原位聚合而成,复合材料在获得高热导率的同时,具有高的机械强度、绝缘性和阻燃性,其中,聚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可调,通过改变分子间氢键作用力的大小,提高聚离子液体基体的本征热导率,聚离子液体的热导率远高于传统聚合物,同时,聚离子液体中阴离子有阻燃能力,使聚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其次,聚离子液体中的官能团还能与无机氮化硼填料材料形成氢键,使填料紧密结合,有效降低界面热阻,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绝缘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更小、更高功率密度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然而这导致了电子设备发热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将严重危害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成为现阶段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重点。目前,电子元器件散热通常采用自然、强制、制冷、热传导、液体和热隔离等。其中,传导技术具有优异的导热特性和等温特性,在应用中具有热流密度可变性、恒温特性优、快速适应环境等优点,在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冷却以及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方面中应用广泛。
为了实现电子器件中的快速热传导,需要散热性能优异的材料。理想的散热材料不仅需要具有高的导热性,还需具备良好的电绝缘、机械性能、耐热性,甚至阻燃性。金属或陶瓷材料具有高的热导率,但是其导电性或易脆性不适合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与金属或陶瓷相比,聚合物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绝缘性、可弯折性、质轻、易加工等。但是,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低(通常在0.1-0.3 W m-1 K-1),限制了其应用。复合聚合物和高导热填料制备填充型导热材料,是开发散热材料最常见的方法。现有工艺仍然面对两个难题:一是聚合物热导率低;二是聚合物和陶瓷填料间相容性差,界面热阻大,阻碍了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提高。因此,急需开发新型高导热聚合物。聚离子液体(polymer ionic liquid,PIL)是由离子液体聚合而成,兼具了离子液体的诸多特性(阻燃、稳定性高等)和聚合物可加工性。氮化硼(Boron Nitride,BN)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由硼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具有高本征热导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聚离子液体结构单元中含有大量官能团,能与BN填料形成氢键,有助于消除界面热阻。此外,聚离子液体的离子单元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交换,有助于热量的传输。本专利开发的聚离子液体具有远高于传统聚合物的热导率。将聚离子液体和BN填料相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制备出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热、绝缘性好、稳定性高和易制备等特点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重点是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型离子液体单体,离子液体单体与BN导热填料、交联剂、引发剂混合均匀,原位聚合形成复合导热材料。制备的复合导热材料具备以下特征:(1)聚离子液体结构单元中含有大量官能团,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提高了聚离子液体的本征热导率;(2)聚离子液体侧基含有离子基团,在热的作用下,离子间发生交换反应,传递能量,有助于热量的传递;(3)季铵盐离子基团和BN中的N原子形成氢键,使聚合物和BN颗粒紧密结合,消除界面热阻,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4)BN颗粒具有宽的带隙,其绝缘性好,阻断了电子在复合材料中的运动,提高了电绝缘性;(5)聚离子液体和BN颗粒都具有阻燃性,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性。本方法适合大批量生产、不涉及有腐蚀性化学试剂的使用、且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3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