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器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33945.7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2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常钰敏;田晓洁;赖志国;杨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3H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希夷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79 | 代理人: | 张乾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包含 通信 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提取器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其中提取器包括连接在公共端子和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带通滤波器以及连接在公共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带阻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具有N条串联支路和M条并联支路,其中,N、M为自然数;第一串联支路相较于第一并联支路更靠近公共端子,第一串联支路为N条串联支路中最靠近公共端子的串联支路,第一并联支路为M条并联支路中最靠近公共端子的并联支路;第一串联支路的阻抗大于第I条串联支路的阻抗,其中1IN;M条并联支路中最靠近第一输入/输出端子的并联支路相对于其他并联支路而言具有最低的谐振频率,其他并联支路的谐振频率相同或相近似。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设备,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含提取器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通信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或个人数字助理,需实现信号的获取和发射,不同的信号对应有不同的通信方式和频率范围;例如:采用基于蜂窝(Celluler)方式的通信方式、基于WIFI方式的通信方式以及基于GPS方式的通信方式,以实现不同信号的获取和发射。为了适应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信号获取和发射的需求,提取器应运而生。随着5G商用的增加,对提取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提取器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提取器中带阻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图。该提取器10包括公共端子A、输入/输出端子B、输入/输出端子C、带通滤波器20和带阻滤波器30。带通滤波器20连接在公共端子A和输入/输出端子B之间,带阻滤波器30连接在公共端子A和输入/输出端子C之间,公共端子A还与天线部件40连接。如图2中所示现有提取器中对带通滤波器的常规设计会在带阻滤波器的通带边缘引入异常零点,其中,“freq”为频率,“dB(S(3,1))”为插入损耗。因此业界期望开发具有高性能的提取器。
发明内容
本公开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针对提取器进行了精心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提取器的技术缺陷,成功开发出一种消除带阻滤波器通带边缘异常零点的高性能提取器。
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提取器包括:外接端子、公共端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第二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在公共端子和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带通滤波器以及连接在公共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具有N条串联支路和M条并联支路,其中,N、M为自然数;第一串联支路相较于第一并联支路更靠近所述公共端子,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为所述N条串联支路中最靠近公共端子的串联支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为所述M条并联支路中最靠近公共端子的并联支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的阻抗大于第I条串联支路的阻抗,其中1IN;所述M条并联支路中最靠近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的并联支路相对于其他并联支路而言具有最低的谐振频率,其他并联支路的谐振频率相同或相近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串联支路的阻抗由阻抗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阻抗公式为Z=1/jωC_0,其中,C_0=(ε_ZZ^S A)/2d,Z为输入阻抗,j为虚数单位,ω为频率,A是谐振器的面积,2d是压电层厚度,ε_ZZ^S是介电常数,C_0为电容值。
进一步的,所述带阻滤波器具有P条的串联支路和Q条的并联支路,P、Q为自然数;所述带阻滤波器的P条串联支路中最靠近公共端子的串联支路相较于所述Q个并联支路中最靠近公共端子的并联支路更靠近所述公共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带通滤波器中的并联支路的数量至少大于或等于3。
进一步的,所述N条串联支路各自包括至少一个串联谐振器,所述第一串联支路中的串联谐振器的面积为第I条串联支路中的串联谐振器的面积的1/2-2/3,其中1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3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