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9570.7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义;梁正伟;何建中;刘洪霞;李永强;张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12 | 分类号: | B21D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苗凤香 |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贝氏体 钢轨 平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包括:(1)输入程序:按照弦高为1.5‑1.9m将1~40#预弯小车的行程及运行速率大小输入至预弯程序中;(2)启动预弯程序:此时小车将从从原始位置开始在钢轨下面运行一直到达钢轨的预设量位置为止;(3)等待冷却:保持小车位置不变,钢轨从断面有效温度为850℃开始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降低热轧后矫直前贝氏体钢轨的变形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
背景技术
热轧态的贝氏体钢轨抗拉强度均在1250MPa以上,室温下的冲击韧性超过80KJ/mm2,所以被称作高强高韧钢轨,成品贝氏体钢轨价格也均在1万元/吨,是典型的高附加值产品,但是伴随着其强度的增加残余应力也随之升高。通常钢轨轧制后在冷床上受因其截面的不对称性再加上辐射热量、相变潜热及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使得钢轨向轨头一侧弯曲,产生明显变形。钢轨矫直前的变形量越大,矫直后残余应力也越大,且外形尺寸也很难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有时甚至因为矫直前钢轨变形严重会出现钢轨无法进入复合矫直机的情况而被迫判废,合理的预弯工艺是将热轧后的钢轨通过预弯小车提前向轨头一侧给予适当位移使钢轨整体呈“n”型,这样可以补偿后期冷却过程钢轨向轨头一侧的变形(见图二),进而获得较高的平直度,保证钢轨在矫直过程有较小的相对变形量,达到降低钢轨残余应力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降低热轧后矫直前贝氏体钢轨的变形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包括:
(1)输入程序:按照弦高为1.5-1.9m将1~40#预弯小车的行程及运行速率大小输入至预弯程序中;
(2)启动预弯程序:此时小车将从从原始位置开始在钢轨下面运行一直到达钢轨的预设量位置为止;
(3)等待冷却:保持小车位置不变,钢轨从断面有效温度为850℃开始自然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的,按照弦高为1.6-1.8m将1~40#预弯小车的行程及运行速率大小输入至预弯程序中。
进一步的,按照弦高为1.7m将1~40#预弯小车的行程及运行速率大小输入至预弯程序中。
进一步的,适用于热轧后断面有效温度为850℃±10℃的热轧贝氏体钢轨。
进一步的,适用于热轧后断面有效温度为850℃的热轧贝氏体钢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工艺能够降低热轧后矫直前贝氏体钢轨的变形量,选择热轧后断面有效温度为850℃的热轧贝氏体钢轨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当预弯工艺中弦高为1.7m时百米钢轨矫直前的平直度最高。为钢轨下一步在进入矫直机前奠定了良好的工艺基础条件,进而达到降低残余应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不同预弯工艺矫前弯曲度对应关系;
图2为实验示意图;其中H为弦高;L=100m,A=50m,r1=r2=150m,r3=750m。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能提高贝氏体钢轨矫前平直度的预弯工艺,为了降低热轧后矫直前贝氏体钢轨的变形量,本发明选择热轧后断面有效温度为850℃的热轧贝氏体钢轨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当预弯工艺中弦高为1.7m时百米钢轨矫直前的平直度最高;为钢轨下一步在进入矫直机前奠定了良好的工艺基础条件,进而达到降低残余应力的目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9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