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稳定的稻米总叶酸提取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8127.8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时开;胡培松;来长凯;唐绍清;焦桂爱;王玲;谢黎虹;圣忠华;魏祥进;邵高能;赵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475/04 | 分类号: | C07D475/04;G01N1/28;G01N1/40;G01N1/38;G01N3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稳定 稻米 叶酸 提取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量、稳定的稻米总叶酸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EP管利用三酶法微量提取稻米总叶酸,按照以下步骤、在弱光条件下进行:
(1)称取米粒0.2g,装入2.0mL EP管;
(2)配制浓度为0.05mol/L、pH值为6.8的磷酸缓冲液,在使用前加入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的抗坏血酸钠和体积百分比为0.1%的β-巯基乙醇,充分溶解混匀,得提取缓冲液;
(3)向EP管内加入新制的提取缓冲液,沸水浴孵育10min,冰上迅速冷却;
(4)加入1枚5mm钢珠到EP管内,利用研磨机将米粒研磨至匀浆;
(5)向匀浆中依次加入α-淀粉酶10μL和提取缓冲液,涡旋混匀,室温静置10min;
(6)加入60μL(10mg/mL)蛋白酶液,涡旋混匀,置于37℃水浴孵育1h;
(7)取出,置于沸水浴10min以终止酶反应,冰上迅速冷却;
(8)4℃、14000rpm离心10min,小心吸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3%体积比的“大鼠血清”,涡旋混匀,置于37℃水浴孵育2h;
(9)取出,置于沸水浴10min已灭活,冰上迅速冷却;
(10)4℃、14000rpm离心15min,小心吸取上清液,即得“稻米样品叶酸提取物”,分装至避光无菌管中可直接测定或冻存于-80℃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磷酸缓冲液由NaH2PO4•2H2O和Na2HPO4•12H2O配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和步骤(5)在提取糙米时加入的提取缓冲液均为750μL,在提取精米时加入的提取缓冲液依次分别是1000μL和500μ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研磨频率为70Hz,提取糙米研磨时间为300s、提取精米研磨时间为24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加入α-淀粉酶是来自于米曲霉且≥800FAU/g,步骤(6)加入的蛋白酶是来自灰色链霉菌且≥3.5unite/m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加入大鼠血清是无菌采血的并经过活性炭吸附:将大鼠血清提前从-20℃取出至4℃缓慢解冻且混匀,无菌条件下按照10:1的体积质量比加入经高温灭菌干燥的活性炭粉末,涡旋震荡15s混匀,置于冰浴1h,间隔混匀3~5次,4℃、14000rpm离心15min,无菌条件下吸取上清液后使用0.22μm无菌滤膜过滤,分装滤液至无菌EP管,保存于-20℃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的稻米总叶酸利用微生物法测定其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81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