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子的集中绕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6884.1 | 申请日: | 2023-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0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赖家顺;吴储正;邢懿烨;马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H02K3/12;H02K3/50;H02K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集中 绕组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的集中绕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沿定子铁芯周向逐个齿地在每个齿上先后均匀绕制并联、叠积、相等匝数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线圈;b、沿定子铁芯周向逆序以每两个相邻齿隔开的相间三个齿上的线圈进线端连接;c、沿定子铁芯周向逆序在相邻的每三个齿上的三组线圈中,在先一个齿上绕毕第一组线圈尾端和第二组线圈尾端及第三组线圈尾端、中间一个齿上绕毕第二组线圈尾端和第三组线圈尾端及第一组线圈尾端、在后一个齿上绕毕第三组线圈尾端和第一组线圈尾端及第二组线圈尾端依次按三个尾端一组共同连接。本方法利于平衡绕组的各分支路的端电阻,各支路负荷趋于平衡;平衡绕组端部的反电动势,以减小并抑制环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的集中绕组制造方法,属于三相永磁电机集中绕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定子的集中绕组中,每相为一路或者两条支路并联,难以满足永磁同步电机的大功率需求,为此提高集中绕组每相的支路数量成为提升功率的必然途径。但是,每相并联的多支路之间存在环流,环流的客观存在会增加电机的附加铜耗和拖曳损耗,最终降低电机的效率。
请参见图6所示,为九槽六极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集中绕组,定子铁芯的第一个齿绕有并联的第一组线圈、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直至最后的第九个齿绕有并联的第一组线圈、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其中,每个线圈的出线端均连接在一起,存在27个线圈的出线端过粗的不足。
另一种九槽六极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集中绕组,请参见图7,定子铁芯的第一个齿绕有并联的第一组线圈、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直至最后的第九个齿绕有并联的第一组线圈、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其中,第一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第二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和第三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均均连接在一起,第四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第五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和第六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均均连接在一起,第七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第八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和第九齿上三组线圈的各出线端均均连接在一起。由于27个线圈分成三组并以每9个线圈的出线端连接,因此出线端其连接点的粗度有所降低。
上述二种集中绕组均存在电势差不均衡,导致环流的技术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定子的集中绕组制造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子的集中绕组制造方法,应用于九槽六极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材料采用圆形漆包线,包括如下步骤:
a)沿定子铁芯周向逐个齿地在每个齿上先后均匀绕制呈并联的、叠积的、具有相等匝数的第一组线圈、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设每组线圈的匝数为N,N为正整数。
b)沿定子铁芯周向逆序以每两个相邻齿隔开构成的相间三个齿上的线圈的进线端全部连接到一起。
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c)沿定子铁芯周向逆序在相邻的每三个齿中,在先一个齿上绕毕第一组线圈的尾端、中间一个齿上绕毕第二组线圈的尾端和在后一个齿上绕毕第三组线圈的尾端一起作为出线端共同连接,在先一个齿上绕毕第二组线圈的尾端、中间一个齿上绕毕第三组线圈的尾端和在后一个齿上绕毕第一组线圈的尾端一起作为出线端共同连接,在先一个齿上绕毕第三组线圈的尾端、中间一个齿上绕毕第一组线圈的尾端和在后一个齿上绕毕第二组线圈的尾端一起作为出线端共同连接。
上述步骤a)的叠积方式为每个齿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组线圈沿转子铁芯其内孔的轴线方向依次叠积。
采用这种叠积方式卷绕线圈可提高工效。
上述步骤a)的叠置方式为每个齿上的三组线圈朝转子铁芯其内孔中心方向由远及近地呈径向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6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