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生产线堵塞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2605.4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27/00;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邓骏杰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堵塞 处理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智能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生产线堵塞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轴承加工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获取检测磁力信息和前进距离信息;获取检测图像信息;得到特征图像信息;判断是否和内圈正放图像信息一致;若一致,则继续获取检测磁力信息;若不一致,则定义异常图像信息和异常距离信息;于异常距离信息处对轨道敲击后若轨道重新启动,则停止获取;若轨道没有启动,则重新获取检测图像信息并判断特征图像信息是否和内圈正放图像信息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前进并继续获取检测磁力信息;若不一致,则输出警报信息和人工协助信息,本申请具有通过磁力确定卡住情况,通过震动将内圈摆正,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线自动化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轴承加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生产线堵塞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内圈加工主要由轴承内圈沟道磨削、轴承内圈内径磨削以及轴承内圈沟道超精机三台设备完成 ,但是,在现有的一些轴承制造企业中,通常各个设备是独立的,每台设备需要配备一名工人进行上下料检验操作,人工成本较高,而且使得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10970261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圈沟道磨床、轴承内径磨床、超精机、理料装置、第一上料输送装置、第二上料输送装置和第三上料输送装置,第一上料输送装置设置于理料装置和内圈沟道磨床之间,第二上料输送装置设置于内圈沟道磨床与轴承内径磨床之间,第三上料输送装置设置于轴承内径磨床与超精机之间,理料装置设置有出料口,第一上料输送装置、第二上料输送装置和第三上料输送装置均包括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料道、输送机构和上料料道,第一上料输送装置的进料料道承接理料装置的出料口,内圈沟道磨床、轴承内径磨床和超精机的上料部分别对应一所述上料料道的出料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多个传输轨道形成了生产线,生产线路长,当输送过程中的内圈卡住时,需要用户自己观察并解决问题,增加了人力成本,尚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当输送过程中的内圈卡住时,需要用户自己观察并解决问题,增加了人力成本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超生产线堵塞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超生产线堵塞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生产线堵塞处理方法,包括:
于轨道不动时,机械手沿预设的输送轨道将磁体贴合于盖板上并获取检测磁力信息和前进距离信息;
于检测磁力信息大于预设的标准空置信息处获取检测图像信息;
基于预设的内圈特征对检测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特征图像信息;
判断特征图像信息是否和预设的内圈正放图像信息一致;
若一致,则继续前进并继续获取检测磁力信息;
若不一致,则定义特征图像信息为异常图像信息,并定义特征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前进距离信息为异常距离信息;
于异常距离信息处对轨道敲击预设的敲击时间后若轨道重新启动,则停止获取;
若轨道仍没有启动,则重新获取检测图像信息并判断敲击后的特征图像信息是否和内圈正放图像信息一致;
若一致,则继续前进并继续获取检测磁力信息;
若不一致,则输出警报信息和人工协助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轨道上检测磁力,然后当磁力发生变化时说明此时为内圈所在的位置,然后分析内圈的图像从而确定内圈是否卡住的情况,最后通过震动的方式尝试将内圈摆正,减少人员亲身参与的情况,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线自动化的效率。
可选的,若敲击前或者敲击后的特征图像信息和内圈正放图像信息一致,则继续前进并继续获取检测磁力信息的方法包括:
判断前进距离信息是否为预设的下落口距离信息;
若否,则继续前进并继续获取检测磁力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2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