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0867.7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楚龙;游晓伟;段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1D5/16;C02F1/00;C02F1/44;C02F1/12;C02F1/04;C02F3/00;C02F103/3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废水 盐水 排放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焦化废水进行超滤处理;2)将超滤处理后的产水导入一级除COD纳滤膜系统,收集一级纳滤浓水和产水;将一级纳滤产水导入二级除COD纳滤膜系统,收集二级纳滤浓水和产水;所述二级纳滤产水经过分盐纳滤膜处理后分别回收硫酸钠和氯化钠;3)将一级纳滤浓水和二级纳滤浓水导入浓缩COD纳滤膜系统,收集浓缩COD纳滤浓水和产水;4)浓缩COD纳滤浓水进行蒸发结晶或喷雾干燥或进行生化处理,浓缩COD纳滤产水经过分盐纳滤膜处理后分别回收硫酸钠和氯化钠。本发明工艺回收的硫酸钠具有较高的白度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或者煤气在净化、精制过程中产生的。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以酚类化合物居多,约占有机物的一半,剩余的有机物中还含有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氧、碳的杂环化合物等,另外还含有无机盐、钙镁硬度、氟、硅等。焦化浓盐水是指焦化废水经膜处理后的浓水,其中的有机物、总盐分、硬度等均被高度浓缩,污染物十分复杂。焦化浓盐水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COD基本上300~1000 mg/L;2.含盐量较高,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等,浓度可达20000 mg/L以上;3.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可达200 mg/L以上;4.含氟化物浓度高,通常可达100 mg/L以上;5.硅含量较高,通常为50~200 mg/L。
目前焦化废水浓盐水处理方式主要有几种:高炉水冲渣、熄焦、零排放。高炉水渣消纳的焦化废水浓盐水只占焦化废水浓盐水量的十分之一。随着环保要求提高,焦化行业要逐步淘汰湿法熄焦,升级改造干法熄焦。零排放工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焦化浓盐水出路的问题。现有零排放组合工艺包括:单级或多级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臭氧或芬顿或活性炭或组合、中空超滤、离子交换、纳滤单元、浓水纳滤单元、反渗透单元、浓水反渗透单元、蒸发结晶、冷冻结晶等。
然而目前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组合工艺存在以下的问题:现有臭氧、芬顿、活性炭等技术,存在COD去除率低,通常去除率在20~30%:①造成后续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单元膜元件:易受到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产水率低、清洗频率高;②造成纳滤浓水侧,硫酸钠冷冻结晶系统:母液排放量大、硫酸钠结晶盐白度低,TOC含量无法满足工业盐的标准,结晶盐成固废或危废;③现有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同时会产生铁泥、废弃活性炭等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656072公开了一种含有有机物高含盐工业废水中有机物与盐的分离方法,包括先将工业废水先使用脱色纳滤膜分离盐和有机物,然后使用电渗析进一步分离盐和有机物的步骤。该技术方案中先使用二级脱色纳滤膜分离有机物与盐,然后使用电渗析进一步分离盐和有机物,虽然盐与有机物得到分离,但是通过分离后电渗析含有有机物的浓水水量较大,浓缩倍数低,对有机物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就需要更高的成本,而且造成一定量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在现有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处理工艺中,如何减轻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对后续膜系统的影响,提高硫酸钠结晶盐的白度和品质和降低零排放处理成本,是目前亟待改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发明目的一:
减轻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对后续膜系统的影响,提高硫酸钠结晶盐的白度和品质;
发明目的二:
减少含有机物浓水的水处理量,降低有机物浓水处理成本,提高水回收率。
本发明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焦化废水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焦化废水进行超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0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