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弹折叠翼解锁装置及解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19636.4 | 申请日: | 2023-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烁;张晓宏;曾清香;夏鹏;华洲;梁强;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2B10/14 | 分类号: | F42B10/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弹 折叠 解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导弹结构设计领域的导弹折叠翼解锁装置及解锁方法,包括折叠翼、锁紧块、压缩弹簧以及封头,锁紧块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折叠翼,折叠翼连接于弹身上,压缩弹簧连接于封头上,封头连接于折叠翼上;初始状态下,折叠翼通过锁紧块约束自由度,弹身发射时,锁紧块脱离折叠翼,实现折叠翼解锁,展开折叠翼。本发明在初始状态下,采用锁紧块约束折叠翼外翼面相对折叠翼内翼面的转动自由度,使折叠翼在锁紧块约束下保持锁定;通过导弹过载实现折叠翼锁紧块解锁,解除内外翼面转动约束,完成折叠翼解锁,方法简单可靠,实现单发导弹发射空间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弹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导弹折叠翼解锁装置及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机载内埋式导弹存在机舱内部空间利用率问题,为推动导弹技术的发展,需要增加导弹装载量,提出了单发导弹发射空间小型化的需求。内埋导弹多采用折叠翼面的形式,减小导弹包络尺寸,增加导弹装载量。通过新的折叠翼解锁方案设计可以利用导弹与载机分离后,导弹工作过载,实现折叠翼安全解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弹折叠翼解锁装置及解锁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弹折叠翼解锁装置,包括折叠翼、锁紧块、压缩弹簧以及封头,锁紧块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折叠翼,折叠翼连接于弹身上,压缩弹簧连接于封头上,封头连接于折叠翼上;
初始状态下,折叠翼通过锁紧块约束自由度,弹身发射时,锁紧块脱离折叠翼,实现折叠翼解锁,展开折叠翼。
优选的,折叠翼包括折叠翼内翼和折叠翼外翼,折叠翼内翼一侧连接于弹身上,折叠翼内翼另一侧连接折叠翼外翼。
优选的,锁紧块约束折叠翼内翼和折叠翼外翼相对转动自由度。
优选的,折叠翼内翼和折叠翼外翼上设有卡槽。
优选的,当弹身位于初始状态时,锁紧块连接于卡槽内。
优选的,锁紧块嵌入卡槽内。
优选的,锁紧块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紧力嵌入卡槽内。
优选的,当弹身点火发射时,锁紧块脱离折叠翼外翼的卡槽,折叠翼外翼展开。
优选的,折叠翼内翼和折叠翼外翼按固定角度折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导弹折叠翼解锁装置的解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初始状态下,锁紧块通过压缩弹簧压紧力嵌入折叠翼内翼和折叠翼外翼的卡槽内,锁紧块约束折叠翼内翼和折叠翼外翼相对转动自由度;
S2、弹身发动机点火后,弹身产生航向过载,锁紧块由于惯性力作用沿航向向后运动,锁紧块脱离折叠翼外翼的卡槽;
S3、折叠翼解锁,折叠翼展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初始状态下,采用锁紧块约束折叠翼外翼面相对折叠翼内翼面的转动自由度,使折叠翼在锁紧块约束下保持锁定;通过导弹过载实现折叠翼锁紧块解锁,解除内外翼面转动约束,完成折叠翼解锁,方法简单可靠,实现单发导弹发射空间小型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弹身1、折叠翼内翼2、折叠翼外翼3、锁紧块4、压缩弹簧5、封头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9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挂具加工安装设备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角膜接触镜清洗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