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数据计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18342.X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5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荆臻;张志;王平欣;朱红霞;李琮琮;王婷婷;刘延溪;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8/25 | 分类号: | G06F18/25;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数据 计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能数据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计量电能数据的原始数据曲线,根据原始数据曲线获得待计量电能数据的周期曲线、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
根据原始数据曲线中每个数据点的斜率和横坐标,确定最小正周期;
利用最小正周期将趋势曲线、周期曲线、原始数据曲线以及残差曲线划分为曲线段,获得趋势曲线、周期曲线、原始数据曲线以及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
根据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幅值,确定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数据差异程度;
根据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数据差异程度和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幅值,确定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融合权重;
根据周期曲线、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数值、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融合权重,确定原始数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融合数据值,组成融合数据值序列;
对融合数据值序列进行数据压缩处理,获得待计量电能数据对应的压缩后的电能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数据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原始数据曲线中每个数据点的斜率和横坐标,确定最小正周期,包括:
选取原始数据曲线中斜率大于第一预设斜率阈值的数据点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点,并选取原始数据曲线中斜率小于第二预设斜率阈值的数据点确定为第二目标数据点;
统计在各个第一目标数据点之后且斜率连续大于第三预设斜率阈值的数据点个数,将所述数据点个数记为
统计在各个第二目标数据点之后且斜率连续小于第三预设斜率阈值的数据点个数,将所述数据点个数记为
若存在不少于两个横坐标差值,则将最小横坐标差值确定为最小正周期,若仅存在一个横坐标差值,则将该横坐标差值确定为最小正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数据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幅值,确定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数据差异程度,包括:
选取原始数据曲线中斜率小于第一预设斜率阈值且大于第二预设斜率阈值的数据点,确定为参考数据点,根据各参考数据点的幅值确定所有参考数据点对应的幅值均值和最小幅值;
将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幅值与所有参考数据点对应的幅值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累加值,确定为对应曲线段的幅值差异;
将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对应的最大幅值与所有参考数据点对应的最小幅值的差值,确定为对应曲线段的突变程度;
将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幅值差异和突变程度的乘积,确定为对应曲线段的数据差异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数据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数据差异程度和各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幅值,确定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融合权重,包括:
对于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任意一个曲线段,计算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该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幅值与该曲线段对应的幅值均值的差值平方,将该曲线段中每个数据点的差值平方的累加值确定为该曲线段的离散程度;获得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离散程度,进而计算趋势曲线和残差曲线对应的各曲线段的离散程度与数据差异程度的乘积,将归一化处理后的乘积确定为对应曲线段的融合权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83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