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共表达基因模块的肿瘤分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17562.0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6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于子航;张艳培;郭泽钦;董忠谊;吴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B25/10 | 分类号: | G16B25/10;G16B3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程小芳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血管 治疗 显著 改变 表达 基因 模块 肿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基于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共表达基因模块的肿瘤分型方法,包括:获取抗血管治疗队列数据并筛选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的基因、在TCGA数据库泛癌种基因表达谱进行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分析基因模块的生物功能及其在抗血管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根据筛选的基因模块对肿瘤进行与治疗疗效和预后有关的分型;本发明通过抗血管治疗队列数据整合分析抗血管治疗基因表达谱,提供肿瘤抗血管治疗中表达显著改变的基因,并通过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构建共表达基因模块,再对基因模块进行筛选,对患者肿瘤的分型,使该分型方法与肿瘤抗血管治疗反应性和预后有极强的相关性,有助于肿瘤抗血管治疗决策并提高对抗血管治疗肿瘤微环境改变和治疗耐药的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共表达基因模块的肿瘤分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中,肿瘤的治疗仍以早期手术治疗,中晚期放疗与化疗的治疗方法为主,其预后较差,尤其是对于那些容易发生转移的高度恶性肿瘤,更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理论,随后各个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控制肿瘤血管生成速度以及生成范围对治疗肿瘤有良好的应用作用,而近年来,对于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研究已经从早期的非特异性栓塞、切断肿瘤血管进展到对肿瘤血管进行特异性、靶向阻断的新高度。
在目前的肿瘤抗血管治疗过程中,治疗前需要预先对肿瘤进行分型,而现有的肿瘤分型方法大都流程繁琐,操作复杂,与肿瘤抗血管治疗反应性和预后的相关性较弱,不具备高度客观性、准确性及重复性的特点,从而不利于肿瘤抗血管治疗决策以及对抗血管治疗肿瘤微环境改变和治疗耐药进行理解,因此,本发明提出基于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共表达基因模块的肿瘤分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基于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共表达基因模块的肿瘤分型方法,解决现有的肿瘤分型方法与肿瘤抗血管治疗反应性和预后的相关性较弱,不具备高度客观性、准确性及重复性的特点,从而不利于肿瘤抗血管治疗决策以及对抗血管治疗肿瘤微环境改变和治疗耐药进行理解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共表达基因模块的肿瘤分型方法,步骤一:先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抗血管治疗队列数据,再从获取的队列数据中筛选出接受抗血管治疗患者显著改变的基因;
步骤二:先将步骤一中筛选出的接受抗血管治疗患者显著改变的基因在TCGA数据库泛癌种基因表达谱进行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并分为8个共表达基因模块;
步骤三: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富集分析来分析步骤二中各共表达基因模块的生物功能及其在抗血管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再筛选出对抗血管治疗疗效有影响的3个共表达基因模块;
步骤四:先基于步骤三中筛选的3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对肿瘤患者基因表达谱分型,再根据肿瘤患者肿瘤基因表达谱将患者分为抗血管治疗获益型和抗血管治疗耐药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公共数据库包括GEO数据库和ArrayExpress数据库,所述抗血管治疗队列数据包含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矩阵和治疗信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筛选显著改变的基因的具体步骤为:先从获取的队列数据中计算出接受抗血管治疗患者对比对照治疗患者的差异基因,并进行整合处理,整合处理后的差异基因视为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的基因。
进一步改进在于:差异基因计算过程中,对每个队列数据集中抗血管治疗样本表达谱与对照治疗样本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当其P值小于0.05,logFC绝对值大于0.5时判定为差异基因。
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过R语言RobustRankAggreg软件包对接受抗血管治疗患者差异基因进行整合处理,选择Score值小于1的基因以去除因个体差异产生的影响,由此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视为抗血管治疗显著改变的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7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氧机用通气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