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17507.1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4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义;崔建华;邓旭洋;王毅;陈一;白光波;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结构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包括:S1、根据建筑模型的外形曲面拓扑关系以及建筑内部布置情况,利用参数化建模软件创建初步的结构网格曲线;S2、根据初步的结构网格曲线,创建结构线膜;S3、根据结构线膜,创建结构计算模型;S4、利用插件将结构计算模型转换生成初步结构BIM模型;S5、判断初步结构BIM模型是否满足专业设计要求;S6、对初步结构BIM模型进行细化,以形成最终的结构BIM模型;S7、基于三维BIM模型创建和发布施工图纸和模型文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能快速实现从方案到结构计算再到施工图的整个设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材料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不再拘泥于垂直正交的建筑体系,具有自由曲面的建筑形态不断涌现。随着建筑形态上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基于平面的设计方式已难以应付,此时数字技术尤其是BIM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中文释义为建筑信息模型,定义为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基于BIM的设计方法有可视化、协同化、可模拟、出图性等特点。各专业在同一平台结合模型协同设计,基于三维BIM模型生成二维设计图纸。
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常用的BIM设计软件主要有Rhinoceros、Catia、Sketchup、Revit等等。其中Rhinoceros、Catia、Sketchup主要用于方案阶段,Revit主要应用于施工图阶段。Rhinoceros和Catia具有强大的曲面造型能力,常应用于具有复杂造型的建筑项目。Sketchup功能丰富、操作简单,但曲面造型能力较弱,因此多应用于常规建筑的方案处理。Revit具有强大的多专业协同设计和出图能力,多适用于项目的扩初和施工图阶段;但Revit基于平面的设计理念、较差的曲面造型能力,使得其在具有复杂造型项目的应用上较为困难。
在工程实践中,对于常规的建筑,各专业可以在Revit平台下同步进行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但对于具有复杂造型的建筑,往往需要多个软件分别来完成各阶段的设计。就结构专业方面来讲,需要方案模型、计算模型、施工图模型分别建模,造成计算与出图不一致以及重复建模的结果。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在保证设计意图和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多软件快速转换,完成从建模到计算再到出图的整个设计流程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建筑模型的外形曲面拓扑关系以及建筑内部布置情况,利用参数化建模软件创建初步的结构网格曲线,网格曲线是参数化的,可根据不同参数实现快速调整;
S2、根据初步的结构网格曲线,创建结构线膜;
S3、根据结构线膜,创建结构计算模型;
S4、利用插件将结构计算模型转换成初步结构BIM模型;
S5、判断初步结构BIM模型是否满足专业设计要求: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1或步骤S3;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7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