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13629.3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峰;潘铁林;秦光力;田营旭;马宝春;贾海涛;霍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22 | 分类号: | D02J1/22;B01D46/12;D01F9/12;G10K11/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曹芸丽 |
地址: | 065003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牵伸 装置 | ||
1.一种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伸管(1),碳纤维原丝沿所述牵伸管(1)的轴向穿过所述牵伸管(1)设置;
蒸汽进管(8),与所述牵伸管(1)内部导通设置,并向所述牵伸管(1)内输送蒸汽;
降噪单元(3),分设在所述牵伸管(1)的轴向的两端,所述降噪单元(3)具有多个腔室(303),各所述腔室(303)依次连通设置,各所述腔室(303)中,靠近所述牵伸管(1)一侧的所述腔室(303)设有与所述牵伸管(1)导通的进气口(305),各所述腔室(303)均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排气口(306),所述牵伸管(1)内的所述蒸汽进入所述降噪单元(3)后分别经过各所述腔室(303)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单元(5),与各所述腔室(303)的所述排气口(306)分别导通,各所述腔室(303)排出的所述蒸汽经由所述排风单元(5)排出到外界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排气口(306)与所述排风单元(5)之间连通有排气管道(4);
所述排气管道(4)为不锈钢管道,和/或,所述排风单元(5)采用离心式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排气口(306)处设有橡胶软管(7),所述降噪单元(3)与所述排气管道(4)之间通过所述橡胶软管(7)连接;
和/或,所述进气口(305)的靠近所述牵伸管(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牵伸管(1)连接的连接口(307),所述连接口(307)与所述牵伸管(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自靠近所述牵伸管(1)的一端至靠近所述腔室(303)的一端,所述进气口(305)的尺寸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腔室(303)内均设置有过滤板(6),进入各所述腔室(303)内的所述蒸汽经所述过滤板(6)过滤后,由所述排气口(306)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单元(3)包括底壳(302),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壳(302)顶部的顶盖(301),所述腔室(303)形成在所述底壳(302)上,所述顶盖(301)构成对各所述腔室(303)的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原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单元(3)上设有供所述碳纤维原丝穿过的丝束通道(304),所述丝束通道(304)沿所述牵伸管(1)的轴向贯穿所述降噪单元(3)设置;
所述过滤板(6)处在所述丝束通道(304)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36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裂抗渗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模拟深部条件下的TBM滚刀破岩试验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