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识别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11128.1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5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胡小勇;李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为知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0 | 代理人: | 尤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识别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RFID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RFID识别机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带轮A,所述带轮A的上方设有带轮B;本发明的扫描天线扫描识别托盘中的器材信息,并进行核对,当核对结果异常时,自动进入多方位扫描状态,此时密封框和密封板将托盘暂时密封,驱动电机带动箱体机构进行翻动,使托盘中的器材散开,当箱体机构复位后,角度调节组件带动扫描天线进行摆动,使扫描天线能够多个角度对托盘中的器材进行扫描,提高RFID标签的读取概率,避免出现漏扫的情况,本发明操作简单智能化高,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RFI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ID识别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医院常被用来做物料的管理,在医疗器材上粘贴RFID的标签,然后在标签内储存该器材的信息,通过识别后能够迅速得知该器材属于哪个部门,利用RFID技术还能够防止医院外的器材混入其中,十分方便;
但是当有大批量的医疗器材需要进行批量识别时,逐个扫描十分费时,统一扫描时,因RFID标签的结构,在标签没有正对扫描天线时,容易出现漏扫(即扫描识别不到)的情况,不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RFID识别机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FID识别机及其使用方法,具有高智能化,全方位扫描器材,避免器材漏扫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识别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显示模块,所述壳体的前端通过扭转弹簧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托盘,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处安装有扫描天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带轮A,所述带轮A的上方设有带轮B,所述带轮A和所述带轮B之间安装有同步带,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有箱体机构,所述箱体机构包括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安装有转轴A,所述转轴A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带轮B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A的外侧壁上,所述侧板的顶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侧板的前侧固定有顶板;
所述顶板的表面对应所述盖板处开设有进出口,所述顶板的底侧安装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底侧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轨A,所述U形轨A内侧滑动连接有U形轨B,所述U形轨B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固定有移动台,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齿槽,所述移动台的底侧对应所述齿槽处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嵌入所述移动台中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齿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箱体机构内设有密封框,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连接板且与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表面的导管连接,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气动伸缩杆的外侧壁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气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密封框的表面;
所述密封框内侧设有若干密封板,每个所述密封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转轴B,所述转轴B贯穿所述密封框的内壁并与所述密封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密封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均固定有导杆,所述密封框对应所述导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弧形导槽,所述导杆通过所述弧形导槽与所述密封框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表面对应所述导杆的位置处开设有Z形导槽,所述导杆延伸至所述密封框外的一端插入所述Z形导槽中,并与所述顶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Z形导槽的转折处为两段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形槽拼接而成,且所述转轴B与所述导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Z形导槽中两段圆弧形槽的圆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1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