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产生装置、减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7823.0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慎一;高桥龙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H02K11/20;H02K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庆泽;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产生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基座,其向对象物传递振动;
振子,其以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
第1引导部,其具有磁铁,所述第1引导部设置在所述振子的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引导所述振子的摆动;以及
第1驱动部,其具有线圈,对所述振子施加驱动力,
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与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产生装置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交替切换流过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的电流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产生装置具有轭铁,所述轭铁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而言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而言靠所述旋转轴侧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铁包含第1轭铁,所述第1轭铁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而言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所述第1轭铁是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保持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的保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的重心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振子的靠所述第1驱动部侧的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靠所述第1驱动部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在朝向所述第1驱动部侧与所述旋转轴分离的位置具有配置施重部的配置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是具有长轴的空芯线圈,
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沿着所述长轴与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相对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具有:
第1延伸部,其沿着所述长轴延伸;以及
第2延伸部,其沿着所述长轴延伸,朝与所述第1延伸部相反的方向流过电流,
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的与所述第1延伸部相对的面的磁极和与所述第2延伸部相对的面的磁极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包括:
第1磁铁部件,其与所述第1延伸部相对配置;以及
第2磁铁部件,其与所述第2延伸部相对,在从所述第1延伸部朝向所述第2延伸部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磁铁部件分离配置,
所述第1磁铁部件的与所述第1延伸部相对的面的磁极和所述第2磁铁部件的与所述第2延伸部相对的面的磁极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部具有第1线圈和第2线圈作为所述第1驱动部的线圈,
所述第2线圈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线圈并排配置,
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以非接触的方式与所述第1线圈以及所述第2线圈相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导部具有作为所述第1引导部的磁铁的第1磁铁和第2磁铁,
所述第1磁铁与所述第1线圈相对配置,
所述第2磁铁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磁铁并排地分离配置,与所述第2线圈相对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78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