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03288.1 | 申请日: | 202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继发;李琦;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云内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6T7/00;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陈雅晨 |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摄像头 燃气 泄漏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通过热感摄像头获取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并上传至无线远传燃气表;无线远传燃气表接收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并采集用气设备的燃气流量数据,并将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和燃气流量数据发送至大数据监控平台;大数据监控平台接收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和燃气流量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燃气泄漏判断算法进行处理分析,判断是否燃气泄漏,泄漏则将燃气泄露信号分别发送至燃气自闭阀及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在燃气泄漏之初即可检测到燃气发生泄漏,无需等待环境中燃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才检测到,相比传统甲烷传感器检测方式更为及时,达到预警目的。与燃气灶熄火保护功能相比,能够检测到供气点与用气点之间的燃气微小泄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气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的经济增长,广大居民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因此天然气、煤气的广泛使用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燃气泄漏容易造成燃气中毒,燃气爆炸等事故。
天然气的不断普及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所有燃气相关的安全事故中又以家用燃气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多。2020年收录的539起燃气安全事故中,有336起发生于居民住所,占据全年事故数量的62%。
目前市场上的燃气泄漏检测,往往只能在空气中燃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检测出燃气泄漏,在燃气微漏的情况下,无法对燃气泄漏进行预警检测。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提出了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下是两种与本发明相似的燃气泄漏检测的方案。
专利CN213118505U公开了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控制系统:本发明属于燃气泄漏预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控制系统,包括燃气泄漏检测单元、燃气泄漏预警单元和云服务器控制单元,所述燃气泄漏检测单元与燃气泄漏预警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燃气泄漏预警单元与云服务器控制单元信号连接;通过设置燃气泄漏检测单元获取燃气泄漏检测信息,通过设置云服务器控制单元根据燃气泄漏检测信息判断燃气泄漏状态,通过设置燃气泄漏预警单元根据燃气泄漏状态信息进行燃气泄漏预警。虽然已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燃气泄漏检测,往往只能通过现场检测,该种方式费时费力,在燃气微漏的情况下,无法对燃气泄漏进行预警检测的问题。
专利CN111932841A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的燃气泄漏报警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的燃气泄漏报警系统,包括燃气泄漏检测模块和NB-IoT远传模块,燃气泄漏检测模块和NB-IoT远传模块为分体式独立工作,燃气泄漏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可燃气体报警器,NB-IoT远传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主控模块和NB-IoT模块,燃气泄漏检测模块和NB-IoT远传模块之间通过低功耗2.4G无线方式通讯,燃气泄漏检测模块连接带阀门燃气表,NB-IoT远传模块负责与燃气预警平台数据的传送,并与排气设备相连,燃气预警平台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手机终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了分体式设计,燃气泄漏检测模块采用电池供电,方便用户安装在符合要求的区域内,NB-IoT远传模块由市电供电,用户可以在家中选择一处NB-IoT信号较好的位置,直接插在市电插座上即可。但是依旧无法解决目前市场上的燃气泄漏检测的以下三个问题:
1.无法检低于6%LEL的微小燃气泄漏;
2.燃气浓度传感器只有当空气中燃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检测到燃气泄漏;
3.无法检测用气设备到供气设备之间管道的燃气泄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和控制系统。
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云内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云内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3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