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03288.1 | 申请日: | 202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继发;李琦;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云内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6T7/00;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陈雅晨 |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摄像头 燃气 泄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泄漏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测测温获取燃气设备温度信息以及燃气流量数据,并将燃气设备温度信息和燃气流量数据上传至大数据监控平台;
大数据监控平台,用于获取并处理分析燃气设备温度信息和燃气流量数据,判断是否燃气泄漏,并将判断结果分别发送至燃气自闭阀及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燃气自闭阀,用于执行大数据监控平台对燃气泄漏的判断结果,若判断为燃气泄漏,则燃气自闭阀执行关闭操作,切断燃气供应;
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用于接收在燃气泄漏时大数据监控平台所发送的燃气泄漏预警信息;
燃气泄漏信息检测模块和大数据监控平台通讯连接,燃气自闭阀及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分别与大数据监控平台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气泄漏信息检测模块,包括:
热感摄像头,用于获取燃气设备温度信息,将燃气设备温度信息发送至无线远传燃气表;
无线远传燃气表,用于采集燃气设备的气体流量,并将气体流量和燃气设备温度信息发送至大数据监控平台;
燃气设备与热感摄像头通讯连接,热感摄像头与无线远传燃气表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远传燃气表,包括:
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气体流量并发送至DTU数据传输终端;
DTU数据传输终端,用于将气体流量及燃气设备温度信息发送至大数据监控平台。
4.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燃气泄漏红外检测及预警系统进行实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热感摄像头获取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并上传至无线远传燃气表;
无线远传燃气表接收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并采集用气设备的燃气流量数据,并将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和燃气流量数据发送至大数据监控平台;
大数据监控平台接收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和燃气流量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燃气泄漏判断算法进行处理分析,判断是否燃气泄漏,并根据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发出燃气泄露信号:
若发出燃气泄露信号,则将燃气泄露信号分别发送至燃气自闭阀及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若未发出燃气泄露信号,则本次判断结束,等待下一轮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数据监控平台接收用气设备温度数据和燃气流量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燃气泄漏判断算法进行处理分析,判断是否燃气泄漏,包括:
若无线远传燃气表检测到燃气流量数据,且热感摄像机未检测到用气设备处存在相应热值的热源,则判断为,燃气发生泄漏;
若无线远传燃气表检测到燃气流量数据,且热感摄像机检测到用气设备处存在相应热值的热源,则判断为,燃气未发生泄漏;
若无线远传燃气表未检测到燃气流量数据,而热感摄像机检测到用气设备处存在相应热值的热源,则判断为,意外燃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大数据监控平台判断燃气泄漏,则发出燃气泄露信号,并将燃气泄露信号分别发送至燃气自闭阀及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温感摄像头的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气泄漏判断算法,具体为:
无线远传燃气表采集到的燃气流量值为X,单位为m3/h,X默认值为0;
热感摄像机采集到的用气设备温度为Y,单位为℃,Y默认值为0;
燃气自闭阀控制信号Z,当Z等于0时燃气自闭阀关闭;当Z等于1时,燃气自闭阀开启,Z默认值为1;
燃气泄漏状态记录信号M,M为布尔值,为true时燃气发生泄漏,为false时为正常状态,M默认值为false;
如果X大于0并且Y小于1000,则M设置为true,Z设置为0;
如果X大于0并且Y大于1000,则M、Z保持默认值;
如果X等于0并且Y大于1000,则M设置为2,Z设置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云内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云内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32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