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良好的淬火性且高韧性及高强度的铝合金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8628.6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滨高祐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21/08;C22F1/05;C22F1/043;C22F1/047;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雨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良好 淬火 韧性 强度 铝合金 挤出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具有良好的淬火性且高韧性及高强度的铝合金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铝合金以铸造速度60mm/min以上铸造坯料,所述铝合金由以下以质量%计的Mg:0.50~1.0%、Si:0.80~1.30%、化学计量组分限制为Mgsubgt;2/subgt;Si:0.85~1.75%及过量Si:0.10~0.85%、Mn:0.10~0.60%、Fe:0.05~0.35%、Mn+Fe:0.15~0.95%、Cu:0.35%以下、Cr:不足0.10%、Zr:不足0.10%、Zn:不足0.10%、Ti:0.10%以下、以及剩余部分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将所述坯料在560~590℃下进行2~8小时的均质化处理后,以50℃/hr以上的速度冷却,使所述坯料的余热在400~550℃下之后进行挤出加工,从所述挤出加工之后即刻的挤出材料的温度为460~550℃的状态起,以平均冷却速度350℃/min以上进行冷却,之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Al-Mg-Si系的铝合金构成的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通过挤出加工之后即刻空冷而得到具有良好的淬火性并且韧性优异、高强度的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车辆等的轻量化为目的,铝合金的挤出材料被广泛研究。
车辆的结构部件或零部件不仅要求轻量化,而且要求高强度,同时在生产时弯曲加工等机械加工性优异,并且从使用时确保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要求高韧性等。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具有高强度且高韧性的铝合金,但是其为一种板材的制造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挤出材料。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弯曲破碎性和耐腐蚀性优异的铝合金挤出材料,但是在挤出加工之后即刻的冷却中使用水冷,因此不能认为具有良好的淬火性,另外,在水冷时挤出材料容易产生冷却应变或变形,生产率或质量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5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82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加工时具有良好的淬火性,并且高强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韧性的铝合金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铝合金挤出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铝合金以铸造速度60mm/min以上铸造坯料,所述铝合金由以下以质量%计的、Mg:0.50~1.0%、Si:0.80~1.30%、化学计量组分Mg2Si:0.85~1.75%及过量Si限制为:0.10~0.85%、Mn:0.10~0.60%、Fe:0.05~0.35%、Mn+Fe:0.15~0.95%、Cu:0.35%以下、Cr:不足0.10%、Zr:不足0.10%、Zn:不足0.10%、Ti:0.10%以下、以及剩余部分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将所述坯料在560~590℃下进行2~8小时的均质化处理后,以50℃/hr以上的速度冷却,使所述坯料的余热在400~550℃下之后进行挤出加工,从所述挤出加工之后即刻的挤出材料的温度为460~550℃的状态起,以平均冷却速度350℃/min以上进行冷却,之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为了通过挤出加工制造铝合金的挤出材料,在直接挤出机或间接挤出机的挤压筒中填充圆柱坯料,在挤压筒上安装模头,从后方利用挤压杆进行加压挤出,从而使用将熔融金属调整为规定的合金组分并铸造而成的圆柱坯料。
因此,对于挤出材料的特性而言,不仅是合金组分,其制造条件也重要。
合金组分的选定理由在后面说明,首先对坯料的制造以及挤出条件等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8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