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7050.2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军;丁志良;孙凌凯;邵军荣;罗坤;崔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广度 优先 算法 河道 上游 混错接 自动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接入同一节点的管渠所属排水体制存在差异作为辨识特征,判别节点是否混错接;引入节点层级,从末端排口向上,初始节点层级定为1,当前节点与上游节点仅有一个连接时,上游节点与当前节点层级一致;当前节点与上游节点有多个连接时,上游节点相对当前节点层级加1;以混错接发生的节点层级代表该混错接的层级,辅助定义混错接节点的影响程度,结合排口混错接数共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步骤1:整理汇总河道、排口、管网拓扑关系数据,包括河道数据、管段数据、节点数据;
步骤2:将河道第一个排口节点入队,并定义初始的节点层级i=1;上游节点比下游节点层级高;
步骤3:将队头节点作为当前节点,搜索当前节点相连接的节点;
步骤4:判定是否只有一个节点与当前节点连接;若是,相连节点层级数同当节点;若为否,相连节点层级数相比当前节点加1;
步骤5:判定连接类别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当前节点的上游节点入队;若不同,先记录混接结果,再将当前节点的上游节点入队;混接点的层级同管道连接的当前节点的层级;
步骤6:当前节点出队;
步骤7:判定队是否为空,若为空,完成本排口混接排查,将排查结果导出;若不为空,返回至步骤3,重复步骤3~7;
步骤8:队列清空后,判定是否还存在其它排口,若存在,返回至步骤2,重复步骤2~8;
步骤9:全部排口统计完成后,结束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形成排口混接报告,统计每个排口上游混错接的数量以及混错接的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排口上游混错接的数量及等级的分析,辅助判定排口整治措施,具体判断策略如下;
1)统计排口溯源的混错接总数为X,统计不同层级混接个数x1、x2...xn,引入不同层级影响系数层级越高,混接点越处在枝状管网的末端,影响系数越低,对排口的影响越小;
2)计算规格化排口数量通过X以及X`/X共同判断混错接数量及分布,辅助分析排口的整治措施;
3)以上排口整治措施包括排口末端截流、中端分散截流、混错接全部整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70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