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盐穴储气库多井造腔的排量优化调配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9029.8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任众鑫;王多才;张幸;刘玉刚;张宏;马铁量;陈加松;李淑平;张平;王健;黄发木;黄盛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43/28;G06F113/08;G06F113/14;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牟森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盐穴储气库多井造腔 排量 优化 调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盐穴储气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盐穴储气库多井造腔的排量优化调配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采用多井造腔技术进行建造的盐穴储气库中的每口井的基本参数,根据盐穴储气库的注水泵的量程,枚举多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计算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排卤浓度的预测值、综合能耗的预测值和综合造腔速度的预测值,基于用户输入的约束条件,对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排卤浓度的预测值、综合能耗的预测值和综合造腔速度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确定最优排量调配方案,对优化排卤浓度、降低注水能耗、提高造腔效率起到辅助作用,有助于提高盐穴储气库建设的效率。
背景技术
盐穴储气库作为能源存储的方式之一,具有注采速率快、安全性高等优势,目前,为满足卤水处理厂对卤水浓度的要求,最常用的方式是进行卤水多次循环,以提高排卤浓度。然而注入的卤水浓度越高,井下的水溶造腔速度就越慢。相关研究表明:二次循环的水溶造腔效率在一次循环的50%以下。因此,面对水溶造腔速度与卤水处理厂的浓度要求的矛盾,需要对造腔的排量进行优化,在满足浓度要求的条件下实现水溶造腔速率的最高。
此外,为加快盐穴储气库的建腔效率,现场通常同时进行多井造腔。多井造腔过程中的排量调配优化更为复杂,在兼顾造腔速度和排卤浓度的同时,还需考虑注水能耗。具体体现在:
1)不同腔体距离注水站的距离不同,排量的调配对多井水溶造腔的总能耗影响较大;
2)由于不同腔体的地质条件和所处造腔阶段不同,所以即使在相同的注入浓度下,各腔体的排卤浓度和水溶造腔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3)相较于单井造腔,多井造腔是一个多目标综合最优解问题,在满足多井的综合排卤浓度满足卤水处理厂要求的同时,还需各腔体的综合造腔速率。然而,目前对于多井造腔过程中的排量调配很大程度依赖于现场工程师的经验以及现场排卤浓度的实测值,往往会造成排卤浓度不达标、造腔效率低和注水能耗大等技术难题,缺乏完善系统的优化理论支撑排量优化从滞后被动向提前主动的重大技术跨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面向盐穴储气库多井造腔的排量优化调配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面向盐穴储气库多井造腔的排量优化调配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获取采用多井造腔技术进行建造的盐穴储气库中的每口井的基本参数;
根据所述盐穴储气库的注水泵的量程,枚举多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
基于所述盐穴储气库中的每口井的基本参数,计算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每口井的排卤浓度,根据任一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每口井的排卤浓度,并利用综合排卤浓度预测模型计算该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排卤浓度,直至得到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排卤浓度的预测值,以及,基于所述盐穴储气库中的每口井的基本参数,并利用能耗预测模型,计算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能耗的预测值,以及,基于盐穴储气库中的每口井的基本参数,并利用造腔速度预测模型,计算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造腔速度的预测值;
基于用户输入的约束条件,对每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下的综合排卤浓度的预测值、综合能耗的预测值和综合造腔速度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确定最优排量调配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面向盐穴储气库多井造腔的排量优化调配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获取模块、枚举模块、计算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用多井造腔技术进行建造的盐穴储气库中的每口井的基本参数;
所述枚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盐穴储气库的注水泵的量程,枚举多个造腔排量调配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9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