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施工用智能建筑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5312.5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勇;过晓明;刘峰;刘红玉;姜昱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E04G21/00;E04G23/00;B25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外墙 施工 智能建筑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施工用智能建筑机器人,包括固定滑轨、滑动件、轨道以及机器人座体,所述固定滑轨固定在高层建筑的楼顶侧边,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滑轨上,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轨道,所述轨道由若干个组装轨道板组装而成。有益效果:通过卡接机构的设计,从而可以使得顶部组装轨道板底部的直板与外部卡接钩分别卡入在底部所述组装轨道板顶部的连通槽一与连通槽二内,且分别卡在限位条与内部卡接钩上,底部组装轨道板顶部的直板与外部卡接钩分别卡入在顶部组装轨道板底部的连通槽一与连通槽二内,且分别卡在限位条与内部卡接钩上,进而达到两个组装轨道板固定在一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施工用智能建筑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建筑建造及后期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建筑进行外墙作业,现有的建筑机器人进行外墙作业时一般通过绳索悬吊的方式使机器人悬吊在空中,通过收放绳索使建筑机器人升降,如此建筑机器人可对建筑外墙进行作业。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仅通过悬吊方式使建筑机器人运动,这种方式不够稳定,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建筑机器人容易晃动,从而无法进行作业。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施工用智能建筑机器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施工用智能建筑机器人,包括固定滑轨、滑动件、轨道以及机器人座体,所述固定滑轨固定在高层建筑的楼顶侧边,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滑轨上,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轨道,所述轨道由若干个组装轨道板组装而成,相邻两个所述组装轨道板之间通过卡接机构连接固定,所述组装轨道板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组装轨道板外表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牵引绳、电磁铁以及螺纹孔,所述牵引绳的底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电磁铁相配合的金属块,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杆,所述组装轨道板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齿条板,两个所述轨道之间设有机器人座体,所述机器人座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配合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部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部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齿条板相啮合,所述机器人座体的外表面一侧设有配重块,所述机器人座体的外表面另一侧设有作业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组装轨道板的顶部与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组装轨道板内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槽一与连通槽二,所述内腔内部设有固定杆一与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一与所述固定杆二两者上分别设有齿轮一与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齿轮二一侧设有圆盘,所述圆盘外表面通过凸块活动连接有内部卡接钩,所述内部卡接钩的端部贯穿至所述连通槽二内部,所述连通槽二内部设有与所述内部卡接钩相配合的复位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连通槽一内部设有限位条,所述组装轨道板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直板与外部卡接钩,所述直板的外表面侧边设有若干个咬合齿,所述直板的外表面中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条相配合的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卡接钩活动连接在所述组装轨道板的外表面,所述外部卡接钩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组装轨道板之间,顶部所述组装轨道板底部的所述直板与所述外部卡接钩分别卡入在底部所述组装轨道板顶部的所述连通槽一与所述连通槽二内,且分别卡在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内部卡接钩上。
作为优选,底部所述组装轨道板顶部的所述直板与所述外部卡接钩分别卡入在顶部所述组装轨道板底部的所述连通槽一与所述连通槽二内,且分别卡在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内部卡接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5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货仓以及智能送货机器人
- 下一篇:码头沥青输送管道清管系统及清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