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4301.5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程灿;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70;B23K26/08;B23K26/03;G01B11/24;G01N21/84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智联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35 | 代理人: | 王美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检测 功能 焊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台,旋转台的中心设置有齿圈,齿圈与机架固定连接;旋转台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台,定位台的上侧固定有定位夹具,定位台的下侧固定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设置,齿圈与齿轮的齿数比为2:1;旋转台的上方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下侧固定有焊接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齿圈与齿轮的配合使得定位夹具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通过横杆实现检测机构与焊接机构的同步移动,从而实现焊接与检测的同步进行,无需对产品进行转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检测工序的占地,节约了车间空间,降低了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但满足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同时也拉动了其它消费品的发展。在汽车配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如汽车车灯、歧气管、变速箱油过滤器等塑料产品,由于其外形结构复杂不能一次成型,需要对其进行连接。传统的汽车塑料件主要是通过胶粘接、摩擦焊接、热板焊接和超声波焊接等方法,存在着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连接方法,激光焊接有着无接触、速度快、精度高、连接强度高、热影响区域小等诸多优点,并且焊接过程所产生的振动应力和热应力小,这对保证聚合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激光焊接检测主要是在焊后进行离线检测,这种方法需将焊接工件从焊接工作台转移到检测工作台上,耗时耗力;而且还需要占用厂房空间,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台,旋转台的中心设置有齿圈,齿圈的下侧穿过旋转台与机架固定连接;旋转台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定位台,定位台对称安装在齿圈的两侧,定位台的上侧固定有定位夹具,定位台的下侧固定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设置,齿圈与齿轮的齿数比为2:1;旋转台的上方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下侧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焊接机构和检测机构,焊接机构、检测机构分别位于两个定位台上侧。
进一步地,旋转台包括180°分度器和旋转盘,分度器上设置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的外侧设置有圆环形的旋转平台,旋转盘与旋转平台连接,齿圈与固定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盘的上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柱,定位台通过轴承安装在连接柱上。
进一步地,机架上安装有安装梁,移动机构为XY直线模组,移动机构固定在安装梁下侧。
进一步地,安装梁有两个,两个安装梁平行设置,两个X轴直线模组平行安装在安装梁的下侧,一个Y轴直线模组安装在两个X轴直线模组之间,横杆安装在Y轴直线模组下侧。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为视觉相机。
进一步地,焊接机构为激光头。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任一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焊接产品选取定位夹具,将定位夹具固定在两个定位台上,且两个定位夹具方向一致;
步骤S2:调整焊接机构和检测机构的位置,使焊接机构与检测机构分别位于两个定位夹具的相同位置处;
步骤S3:将待焊接产品安装在焊接机构下侧的定位夹具上,启动焊接装置对待焊接产品进行焊接;
步骤S4:驱动旋转台旋转180°,使焊接后的产品转动至检测机构下方,在焊接机构下的定位夹具上放置下一待焊接产品,启动焊接装置对待焊接产品进行焊接,同时对已焊接的产品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4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