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2574.6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显阳;张银斌;陈贵全;张兴国;杨勇攀;欧阳军;唐兵;陈永文;陈晓飞;梁计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戴尧罡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膛竖窑开窑 自动 点火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
点火烧嘴(110),所述点火烧嘴(110)设置在所述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内;
控制器(200)、点火针(220)、内置点火枪(300),所述点火针(220)以及所述内置点火枪(300)均设置在所述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内,所述点火针(220)以及所述内置点火枪(300)均与所述控制器(20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00)用于同步控制所述点火针(220)通电以及所述内置点火枪(300)喷射燃气;所述点火针(220)用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电弧,所述内置点火枪(300)用于在喷射燃气以及所述点火针(220)产生电弧的情况下点燃;
以及煤气管(400),所述煤气管(400)设置在所述点火烧嘴(110)上,所述点火烧嘴(110)用于在所述煤气管(400)通气,且所述点火枪的点火作用下点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火针(220)以及所述点火枪均设置在所述点火烧嘴(1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还包括点火器开关、燃气管(370)以及点火气源切断阀(380);所述点火针(220)与所述点火器开关电连接;所述燃气管(370)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燃气管(370)用于向所述点火枪输送预设配比的燃气,所述点火气源切断阀(380)设置在所述燃气管(370)上;所述点火器开关以及所述点火气源切断阀(380)均与所述控制器(20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还包括电池(210),所述电池(210)、所述控制器(200)、所述点火器开关以及所述点火气源切断阀(380)共同设置在一个电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还包括氧气瓶(310)、燃料气瓶(320)、第一连接管(330)、第二连接管(340)、第一混合阀(350)以及第二混合阀(360);所述第一连接管(330)连接所述氧气瓶(310)与所述燃气管(370),所述第二连接管(340)连接所述燃料气瓶(320)与所述燃气管(370),所述第一混合阀(35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30)上,所述第二混合阀(36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340)上,所述第一混合阀(35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接管(330)输出的氧气量,所述第二混合阀(360)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接管(340)输出的燃气量,以使输送到所述燃气管(370)的氧气与燃气配合达到所述预设配比。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还包括火焰探测器;所述火焰探测器与所述点火烧嘴(110)沿所述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的径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火焰探测器与所述点火烧嘴(110)沿所述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的轴向间隔10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置点火枪(300)与所述点火烧嘴(110)螺纹连接,以调节所述内置点火枪(300)相对所述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的径向延伸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气管(400)靠近所述双膛竖窑直联通道(100)中部的一端为喷射端(410);
所述双膛竖窑开窑自动点火装置还包括扩散调节杆(420),所述扩散调节杆(420)的一端设置有锥形部(430),所述扩散调节杆(4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煤气管(400)内,所述扩散调节杆(420)相对所述煤气管(400)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锥形部(430)与所述喷射端(410)之间的空间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25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