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加工工艺及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53973.8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5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仇泽军;向柏红;周芳青;董海飞;陈诚;唐国华;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黄焯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液晶显示 模组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在铁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注塑成型有上胶框和下胶框;
S2、将背光组件组装至铁框内;
S3、在背光组件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粘接有黑黑遮光双面胶;将FOG的底面与背光组件的上端面的黑黑遮光双面胶粘接;
S4、将玻璃盖板通过光学胶粘接在FOG上;
S5、在铁框的两侧边外壁通过热熔胶将FOG的两侧边外壁与铁框的两侧外壁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FOG包括上偏光片、LCD和下偏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膜从上至下层叠布置安装在所述铁框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上增光膜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黑黑遮光双面胶,所述上增光膜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黑黑遮光双面胶与所述下偏光片的底面前侧和后侧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板的宽度;所述扩散膜的底面两侧丝印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覆盖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不重叠的位置。
6.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下偏光片、背光组件和铁框,所述背光组件装设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玻璃盖板、上偏光片、LCD和下偏光片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在所述铁框上方,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的上端面,所述铁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上胶框和下胶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框、所述铁框以及所述下胶框三者一体成型;所述上胶框和所述下胶框分别通过注塑成型在所述铁框的前侧和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依次从上至下层叠布置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扩散膜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板的宽度,所述扩散膜的底面两侧丝印有黑色油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增光膜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黑黑遮光双面胶,所述上增光膜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黑黑遮光双面胶与所述下偏光片的底面前侧和后侧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的两侧分别通过热熔胶与所述LCD的两侧和所述下偏光片的两侧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39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