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停车场可视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3304.0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5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季皓麟;沈超;秦文刚;殷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G06T17/05;G06F9/451;G08G1/01;G08G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孪生 智慧 停车场 可视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停车场可视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停车场内预设的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停车场内部及外部衔接道路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化模型;从停车场内预设的智能设备获取感知数据,将所述感知数据映射到所述数字化模型中;基于设置的显示配置,输出匹配的可视化信号,基于所述可视化信号实现停车场的可视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以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对智慧停车场内车辆以及智慧化设备运营状态的实时监管等,实现对各类停车场智慧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及运营,为管理者提供精细的可视化停车场运营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停车场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停车场监管系统基本上是以视频监控为主,监管人员在大屏上切换多路摄像机回传的信源进行监管。随着当前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要求在G3级智慧停车场内实现AVP自主泊车、自主接驾的功能,显然仅仅视频监控无法实现全程无缝无死角地监管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状况;同时在停车场内包含许多可以控制的停车场智慧设施,目前传统的控制方式包含在后台管理系统的设备列表内进行点击控制,但列表数量多会出现人为的选择错误,也不直观展示设备位置,导致错误控制设备。
综上,当前缺少一种面向智慧停车场可视化方法,以解决现有监管方法无法直观地展示智慧设备的相关信息,容易错误地选中其他设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停车场可视化方法,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监管方法无法直观地展示智慧设备的相关信息,容易错误地选中其他设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停车场可视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停车场内预设的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停车场内部及外部衔接道路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化模型;
从停车场内预设的智能设备获取感知数据,将所述感知数据映射到所述数字化模型中;
基于设置的显示配置,输出匹配的可视化信号,所述的显示配置包括宏观视角配置、正常视角配置和微观视角配置,在宏观视角配置下,用颜色标识拥堵情况,输出停车场各个道路的拥堵状态信息,在正常视角配置下,输出停车位状态信息,在微观视角配置下,输出选定路口的视角信息,所述视角信息包括道路数据、停车场建筑数据和路口范围内的车辆数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设备包括:
路侧设备,用于获取停车场内车辆的车端运行数据;
停车信息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停车泊位状态信息;
停车信息发布设备,用于获取当前空闲泊位信息以及动态指引数据;
泊位智能管控设备,用于获取设置在泊位的地锁的状态信息;
停车定位基站设备,用于获取定位基站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场内车辆坐标位置信息;
道闸设备,用于获取道闸状态信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感知数据包括时间戳信息、交通参与者类别信息、交通参与者外观特征信息、交通参与者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航向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停车场内部及外部衔接道路的环境信息包括基于CAD图纸、激光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获得的停车场的高精度地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高精度地图包括停车场出入口图层、车辆泊位图层、道路标线图层、道路交通标志图层、定位授时设备图层、路侧感知设备图层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3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