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以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7052.2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叶琪超;王在华;丁历威;应光耀;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许守金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回收 区域 运行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以及系统,属于区域供冷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回收价值模型,余能监控及判定模型、余能回收模型、余能释放模型,判断某区域供冷系统是否具有余能回收价值,以及判断管路内冷水是否具有可回收利用的价值;并对管路内低温冷水的能量进行计算,得到某区域供冷系统的低温余能数据;根据低温余能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余能释放,从而实现区域供冷运行控制。进而本发明能够将迟滞在管道中的低温冷水进行有效利用,有效减少系统供冷损失,能够使得区域供冷系统高效运行,提高了区域供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水平,降低用能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以及系统,属于区域供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简单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方式向更舒适、更环保、更经济的供能方式发展。区域供冷系统由于具备能源利用水平高、用户用能成本低、可实现削峰填谷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
但是,区域供冷系统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及特定用户的负荷特点,导致其可能存在输冷半径过大、冷损失过大、响应迟钝等缺点。当设计的供冷系统管道较长、用户用能负荷频繁变化导致供冷设备频繁启停时,有可能导致管道中存留有大量的冷水,这些迟滞在管道中的低温冷水通常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将导致系统产生显著的供冷损失,影响了区域供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水平,用能损耗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构建系统回收价值模型,余能监控及判定模型、余能回收模型、余能释放模型,能够判断某区域供冷系统是否具有余能回收价值,以及判断管路内冷水是否具有可回收利用的价值;并能对管路内低温冷水的能量进行计算,得到某区域供冷系统的低温余能数据;根据低温余能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余能释放,能够完成区域供冷运行控制的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系统中存留的低温冷水进行监控以及合理的回收与利用,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响应速度,降低用户的用能成本;并配置蓄冷罐,能及时充分地回收有利用价值的低温冷水,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的带有余能监控回收装置的区域供冷系统。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三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区域供冷系统的余能监控回收装置,能够及时充分地回收有利用价值的低温冷水,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并能使用系统中的存量冷水置换管路中的高温存量冷水,充分利用存蓄的低温冷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的带有余能监控回收装置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四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迟滞在管道中的低温冷水进行有效利用,有效减少系统供冷损失,方案科学、合理,能够使得区域供冷系统高效运行,提高了区域供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水平,降低用能损耗的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以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监控回收余能的区域供冷运行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某区域供冷系统的启停数据以及管路数据;
第二步,通过预先构建的系统回收价值模型,对启停数据以及管路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某区域供冷系统是否具有余能回收价值;
当系统判断结果是具有回收价值时,执行第三步,当系统判断结果是不具有回收价值时,执行第一步;
第三步,利用预先构建的余能监控及判定模型,获取某区域供冷系统管路内的液体温度监控数据,并根据液体温度监控数据,判断管路内冷水是否具有可回收利用的价值;
当管路判断结果是具有回收价值时,执行第四步,当管路判断结果是不具有回收价值时,执行第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7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