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29620.4 | 申请日: | 2023-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威;吴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知至至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传感器 环境 地图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构建状态估计问题,融合视觉‑惯性里程计VIO与激光‑惯性里程计LIO,当二者中的一者出现异常时,通过调整异常位姿在状态估计问题中的融合权重,减小异常位姿对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降低了系统失效的概率;通过对激光点云进行运动畸变去除,提高了系统在移动过程中的点云测量精度;通过在系统优化问题中引入几何特征约束,提高了地图的精度与一致性;通过回环检测消除了建图过程中的累计误差,从而构建得到高精环境地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三维环境重建的主流技术。按主传感器类型进行分类,SLAM领域已涌现出两大类方案:以激光雷达为主传感器的激光SLAM方案,以及以相机为主传感器的视觉SLAM方案。由于激光雷达具备测距范围广、测距精度高的优点,激光SLAM通常用于道路、园区等开阔环境中;但是由于激光雷达稀疏的特性,激光SLAM在室内等狭小结构化环境中,容易发生退化现象,无法保证精度与稳定性。图像传感器由于采集到的信息丰富、稠密,因此视觉SLAM可以在狭小环境中可靠运行,然而其缺点是其对像素点的测距精度不高,故难以用于三维重建等对精度要求高的场景。
综上所述,如何在室内等狭小结构化场景中建立高精度的环境地图,是现有SLAM技术面临的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相机图像与IMU数据,通过视觉-惯性里程计VIO,获取当前环境中的第一位姿;
步骤S2、获取激光雷达点云与IMU数据,通过激光-惯性里程计LIO,获取当前环境中的第二位姿;
步骤S3、根据一定时间窗口内的所述第一位姿、第二位姿、IMU数据,构建状态估计问题,获取当前环境中的第三位姿;
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三位姿,确定并添加关键帧;对关键帧对应的激光点云进行平面、直线提取;对不同关键帧间的相似平面、直线进行融合;
步骤S5、进行回环检测;
步骤S6、构建优化问题,更新所述环境中的关键帧位姿;
步骤S7、根据关键帧集合、关键帧位姿、关键帧对应的相机图像数据、关键帧对应的激光点云数据、平面信息、直线信息,建立环境地图。
优选的,所述相机为单目相机、双目相机、RGBD相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激光雷达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视觉-惯性里程计VIO采用紧耦合的方案,具体包含以下部分:
特征提取与跟踪: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提取Shi-Tomasi角点,利用KLT光流法跟踪相邻帧的特征点;采用基于基础矩阵模型的RANSAC算法进行异常点剔除;根据相机内参,对二维特征点进行去畸变,后投影至单位球面;
IMU预积分:加速度和角速度测量值的噪声被建模为高斯白噪声,加速度计偏置和角速度偏置被建模为随机游走噪声,并且认为其导数为高斯白噪声。那么IMU的测量方程如下:对于两帧序号为k,k+1的图像,时间区间为[tk,tk+1],有预积分: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知至至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知至至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9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性强的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连接机构及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