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纤维板及利用废弃纤维板制备再生纤维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7966.2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唐睿琳;范凌霖;于志明;张扬;韩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3/00;B27K3/18;B27K3/02;B27K5/00;B27K3/52;B27K3/36;B27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晓萍;刘铁生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纤维板 利用 废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再生纤维板及利用废弃纤维板制备再生纤维板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拆除废弃纤维板的贴面、封边和金属件;2)将废弃纤维板整体浸入亚氯酸钠溶液中蒸煮;3)清洗废弃纤维板表面的悬浮液,晾干,热压,冷却,得毛坯版;4)将毛坯板锯边,砂光,得到再生纤维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回收的废弃纤维板制造再生纤维板,使其既不需要粉碎废弃纤维板而消耗能源,又不需要二次施胶造成浪费,还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废弃纤维板,提高废弃纤维板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再生纤维板的综合性能好,能达到GB/T 11718《中密度纤维板》要求的静曲强度≧27Mpa,弹性模量≧2700Mpa,内结合强度≧0.6Mpa,吸水厚度膨胀率≦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纤维板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纤维板及利用废弃纤维板制备再生纤维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纤维板及其制品,充分回收利用废弃纤维板板能够节省大量的木质原料,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还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纤维板是由分离的木质纤维或纤维束为基本单元,掺入胶粘剂和防水剂等,再经高温、高压成型而制成的一种人造板材。
现有技术中,对于使用回收的废弃纤维板再加工制造再生纤维板的工艺与纤维板正常生产时的原料处理流程类似:一般是先将废弃纤维板材粉碎,然后采用水热处理、蒸汽爆破或者酸碱处理等方法,除去纤维板中本来用于木纤维胶合的大量胶粘剂,将木纤维再生分离出来,再对再生分离出来的木纤维施胶,和新鲜木纤维混合后制备纤维板。
上述利用回收的废弃纤维板制造再生纤维板的生产工艺既包括再碎过程,又需要二次施胶,因此存在粉碎能耗高、再生纤维性能差、再次施胶存在浪费,且废弃纤维板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纤维板及利用废弃纤维板制备再生纤维板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回收的废弃纤维板制造再生纤维板,使其既不需要粉碎废弃纤维板而消耗能源,又不需要二次施胶造成浪费,还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废弃纤维板,提高废弃纤维板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再生纤维板的综合性能好,其静曲强度≧27Mpa,弹性模量≧2700Mpa,内结合强度≧0.6Mpa,吸水厚度膨胀率≦45%,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废弃纤维板制备再生纤维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拆除废弃纤维板的贴面、封边和金属件;
2)将所述废弃纤维板整体浸入亚氯酸钠溶液中蒸煮;
3)清洗所述废弃纤维板表面的悬浮液,晾干,热压,冷却,得毛坯版;
4)将所述毛坯板锯边,砂光,得到再生纤维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废弃纤维板中包括固化脲醛树脂。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亚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废弃纤维板与所述亚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0~50。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煮时,使用冰醋酸调节亚氯酸钠溶液的pH值为4~5。
优选的,前述的备方法,其中所述蒸煮的温度为60~80℃,蒸煮时间为1~3h。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晾干是使所述废弃纤维板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不滴水。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压的工艺条件如下:热压温度为140℃,热压时间为300~420s,热压压力为2~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7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