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毯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4732.2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漏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鹏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0 | 分类号: | D04B21/00;D06B3/10;D06C15/00;D06C11/00;D06C13/00;D06P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毯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织物技术领域,具体为毛毯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毛毯面料原料包括经纱和纬纱,且控制所述经纱密度为130‑175根/10cm,纬纱密度为160‑230根/10cm,所述毛毯面料质量密度为475‑1300g/m2;该毛毯面料及其生产工艺,通过起毛工艺前添加预洗涤和预烫处理,能够去除表面杂质油污粘连而影响起毛效果,并且预烫工艺能够使得毛毯面料坯布经过高温后纤维松软,有利于提高起毛工序的效果,并且结合后期工序的刷毛烫光能够使得毛毯整体手感蓬松,且毯面绒毛丰满密实;重要的是,该工艺可以降低起毛工序的次数,节省加工成本的同时,能够避免表面绒毛在多次起毛过程中断裂脱落,有利于保障毛毯表层绒毛纤维的韧性不被严重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技术领域,具体为毛毯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品的快速发展,目前毛毯面料的材质呈多元化的趋势,并且逐渐为了迎合使用需求而复合多功能,毛毯的主要使用需求包括保暖御寒、柔软舒适等。由于毛毯的织物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质,其生产后的产品同样具有需求差异,若单一纤维制成的毛毯,其单一缺陷明显,例如氨纶毛毯染色性差、涤纶毛毯存在吸湿透气性能不佳的情况、锦纶易变形耐热性不佳等缺陷,因此目前为了避免这样的缺陷多使用复合纤维纺纱制成功能均衡的毛毯面料。
但是在制备毛毯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起毛过程,即获得毛毯表面光滑的绒毛结构,目前在起毛工艺过程大多在织造过程后直接通过起毛机起毛,织造完成后并没有能够改善起毛效果的工艺步骤,因为织造后的纤维纱丝之间紧实不松软,存在内应力,导致起毛效果不佳,即在起毛机的作用下,起毛容易断裂且部分紧实部位起毛效果不好需要反复多次重复起毛工序,过多的起毛次数又会影响已经成型的绒毛,使其容易断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毛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了得到一种新型的毛毯面料,使其通过起毛工序能够得到质量更佳的不易脱毛的毛毯。鉴于此,我们提出毛毯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毛毯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毛毯面料,所述毛毯面料原料包括经纱和纬纱,且控制所述经纱密度为130-175根/10cm,纬纱密度为160-230根/10cm,所述毛毯面料质量密度为475-1300g/m2。
优选的,所述经纱和纬纱可分别选取涤纶丝、腈纶丝、纯棉纱、羊绒纱、毛绒纱、羽绒纱中的任意多种并捻形成的合股纱或任意一种纱线。
一种毛毯面料的生产工艺,用于制备上述任意所述的毛毯面料,所述毛毯面料制备工艺依次经过选纱、织造、预洗涤、预烫、起毛剪毛、刷毛烫光、印花、后整理。
优选的,所述织造具体工艺步骤为:将选取的经纱和纬纱原料采取满穿的穿针方式通过经编机完成织造,将织造完成的面料放入剖幅机中根据所需规格剖幅后备用。
优选的,所述预洗涤具体工艺步骤为:控制浴比1∶20-30,将备用的面料投入38-48℃的温水中洗涤,温水中加入3%-5%的弱碱洗涤剂,洗涤20-6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烘干。
优选的,所述预烫工艺的具体过程为:将预洗涤后烘干的面料坯布送入烫光机中,控制预烫温度为140-175℃,烫光速度为10-16m/min。
优选的,所述起毛剪毛工艺的具体过程为:面料坯布经过钢丝起毛机起毛2-3遍,控制起毛逆针起毛力2.8-3.4N,起毛顺针起毛力2.6-2.9N,布速为7-9m/min,随后将起毛后的面料坯布送入剪毛机中单面剪毛,控制布速为7-9m/min,剪毛机刀体转速650-900r/min。
优选的,所述刷毛烫光工艺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将面料坯布送入刷毛机中,控制刷毛坯布速12-28m/min,刷毛隔距1-3mm,随后将刷毛后的面料坯布再次送入烫光机中,控制烫光温度175-195℃,烫光速度6-8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鹏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鹏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4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