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2982.2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国;李永红;罗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H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至极 应力 条件下 地下 厂房 开挖 方法 | ||
1.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包括上部厂房(1)的分层开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挖方法以开挖完成的上部厂房平面为基础,整体采用开挖分层,每一个单层间采用中间拉槽后向两侧扩展开挖的顺序逐层向下开挖直到完成整个岩体地下下部厂房的开控工作,
其中,在开控第一层下部厂房(2)时,先进行中部拉槽(3)预开挖,然后再进行吊车梁部位岩台的加固和吊车岩锚梁(4)浇筑,接着再向两侧扩展开挖直到挖完该层下部厂房,
在预开挖第一层下部厂房(2)的中部拉槽(3)时,预开挖的中部拉槽(3)的侧壁至两侧吊车梁岩台根部的距离,依据中部拉槽(3)下部的深度以满足各侧吊车梁岩台宽度位置处的基岩处于围岩未破区(5)内为准进行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预开挖的中部拉槽(3)的侧壁至各侧吊车梁岩台根部的距离时是按下述公式计算获得的,
a=arctg(h2/l2),
b=arctg(h1/l1),
其中,a为岩锚梁斜面设计角度,b为脆性岩体最大破裂角度,h1为中部拉槽深度,l1为保护层宽度,l2为岩锚梁宽度,h2为岩锚梁斜面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上部厂房(1)开挖时,按由上往下分层、由中间向两边分区逐渐展开的顺序进行开挖直到完成整个上部厂房的开挖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挖各层地下厂房时,开挖出中部拉槽(3)后,以该中部拉槽(3)为开挖基准分别同时或分先后向上游侧和下游侧进行延伸开挖直到完成相应层地下厂房的开挖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各层地下厂房时每层的深度不超过8米,并沿深度方向平均分配各层的开控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岩体地下厂房下部结构开挖前需先收集地质勘探专业提供的应力场分布情况统计数据,并在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规范设计围岩应力调整剧烈部位的岩锚梁岩壁极限角度b。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开挖的岩体为非均匀性及各向异性的高至极高应力岩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至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地下厂房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岩台加固和吊车岩锚梁浇筑时,先向岩体内打入锚杆待岩台加固完成后,再在岩台上布置轨道预埋件以及表面层浇筑完成岩台加固和吊车岩锚梁浇筑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29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