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列车在线联挂解编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3269.1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广;王超宇;彭磊;宋嘉雯;吴嘉;王仲林;蔡涵哲;邓澄远;王晓潮;华炜欣;李子曈;王芳玲;何渊;卓荣;郑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B61L2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列车 在线 联挂解编 轨道交通 行车 组织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普遍存在的平高峰客流差异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在线联挂解编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列车在线联挂解编作业流程分析,根据作业流程分析出不同车站配线联挂解编的能力计算方法;基于全线平峰时段所需的“N”编组列车数量,得到所需的联挂解编作业点数量;通过在线路折返站、场段接轨站设置联挂解编配线,实现高峰小时列车“N+N”联挂运行,平峰时段列车采用“N”编组运行,达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低碳、环保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列车在线联挂解编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法。
背景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低碳节能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引导承载绿色低碳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需研究节能运行模式,研究城轨交通乘客出行规律,重点研究高峰期和平峰期客流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实现运能运量的精准匹配,降低列车的空驶率,提高列车的满载率和乘客便捷舒适体验。
(2)固定编组条件下行车组织的局限性
现有的运用较为广泛的行车组织方法主要通过行车交路的设计、不同时段行车计划的调整,实现运输能力与客流的匹配。对于线路不同区段客流的差异性,主要通过大小交路或嵌套交路方案,从空间上尽可能实现运能能力与客流断面需求的匹配;对于不同时段客流需求的差异性,目前主要通过调整列车发车频率,提高高峰小时的行车对数,降低平峰小时的行车对数,尽可能实现分时段的运能与客流需求的匹配。
目前广泛采用的固定编组(包括单一编组和混合编组)条件下的行车组织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对于单一编组而言,平峰和低峰时段客流较小,通常仅为高峰小时的1/4左右,单一编组通常采用降低服务水平的方式,将导致服务旅客等待时间增加的问题。对于混合编组而言,高峰小时采用大小编组混跑,旅客站台的流线组织相对复杂。
(3)联挂解编技术为更加灵活的行车组织方法创造了技术条件
目前,车辆、信号技术不断发展,列车在线联挂解编技术在部分城市开展试验,为更加灵活的行车组织方法创造了技术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在线联挂解编技术,创造更加经济、灵活、便民的运营条件,需要结合联挂解编技术的特点对行车组织方法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联挂解编的行车组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平高峰客流差异特征,结合车辆在线联挂解编技术,分析得到配线联挂解编能力,综合平峰时段客流需求以及平峰时段服务水平要求,计算全线的联挂解编作业需求,进而得到全线所需的联挂解编作业点数量,通过设计相应配线与行车组织方案,合理完成平峰高峰时段的转换,实现高峰小时运营“N+N”编组列车,平峰时段运营“N”编组列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列车在线联挂解编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线联挂解编技术,结合联挂解编作业所需条件,分析不同列车联挂作业流程和列车解编作业流程;
步骤二:以列车联挂作业流程、列车解编作业流程为基础,计算“N+N”编组列车在不同配线形式下的联挂解编能力;
步骤三:以高峰、平峰小时客流为基础,计算高峰小时“N+N”编组和平峰小时“N”编组列车的行车对数,根据行车对数计算线路所需的“N+N”编组、“N”编组列车的数量,进而得到线路的联挂解编需求;
步骤四:以全线所需的联挂解编需求、不同配线的联挂解编能力为基础,计算所需全线的联挂解编作业点数量;
步骤五:以客流断面特征为基础,联挂解编作业点结合终点折返站、小交路折返站、场段接轨站的分布情况进行统筹设计,并完成平高峰行车交路设计和转换作业流程。
优选的,所述列车联挂作业流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3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