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位置保持装置及将螺母架安装在杜瓦底座上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02802.2 | 申请日: | 202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和;李海涛;梁文元;高明清;晋文娟;赵英昆;刘迎;薛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保持 装置 螺母 安装 底座 方法 | ||
1.一种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支撑组件、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管体包括外管(10)和内管(1),
所述内管(1)同轴置于所述外管(10)内部;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于内管(1)上端,用于改变所述内管(1)在轴向上的位置,以使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10)发生轴向相对位置变化;
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内管(1)下端,其包括第一销轴(13)、第二销轴(14)以及可旋转支撑板(15),
所述内管(1)下端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轴(13)穿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内,所述可旋转支撑板(15)通过所述第二销轴(14)与所述外管(10)下端连接,并与第一销轴(13)啮合,用于当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10)发生轴向相对位置变化时,通过转动来改变自身的位置以托住被固定件的底部;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外管(10)外壁上,用于在所述可旋转支撑板(15)托住被固定件的底部时,通过与基础件配合改变所述装置位置以将被固定件固定在基础件的下表面上;
其中,所述管体依次穿过基础件的第一内孔和被固定件的第二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管(10)下端的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可旋转支撑板(15)处于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外管(10)下端设有第二销轴(14)孔,所述第二销轴(14)穿设于所述第二销轴(14)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销轴(13)水平设置,且第一销轴(13)的轴线与内管(1)的轴线相交,
所述第二销轴(14)与所述第一销轴(13)平行设置,
所述可旋转支撑板(15)采用两个,两个可旋转支撑板(15)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销轴(13)的两侧,可旋转支撑板(15)的上部处于外管(10)内并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位置对应,可旋转支撑板(15)的下部从外管(10)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上端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内管(1)上端外壁上设有螺纹;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母(9)、套筒(7)、板(4),
所述第一调节螺母(9)与外管(10)的外壁螺纹连接,
所述套筒(7)套装在所述内管(1)外,其底部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9)固连,
所述板(4)套装并固定在所述内管(1)上,
所述套筒(7)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板(4)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6)、第一垫片(3)、第二垫片(5)以及紧定螺钉(8),
第一螺母(2)、第一垫片(3)、第二垫片(5)以及第二螺母(6)均套装于所述内管(1)外,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6)对称设置在板(4)的两侧,以将所述板(4)夹持固定在所述内管(1)上,第一垫片(3)夹设在第一螺母(2)与板(4)之间,第二垫片(5)夹设在第二螺母(6)与板(4)之间;
所述第一调节螺母(9)外壁设有螺钉孔,紧定螺钉(8)通过所述螺钉孔将套筒(7)与第一调节螺母(9)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外壁上端的预设范围内设有螺纹;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螺母(11),所述第二调节螺母(11)与所述外管(10)外壁螺纹连接,且第二调节螺母(11)处于第一调节螺母(9)的下方;
当所述第二调节螺母(11)与基础件的上表面贴合时,旋转第二调节螺母(11),以使外管(10)向上移动,从而将被固定件固定在基础件的下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位置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还包括调整垫(12),
所述调整垫(12)夹设在所述第二调节螺母(11)与基础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2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苷酸衍生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呼叫任务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