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0968.0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忠;张力霆;张晋勋;张连喜;徐彤;王光亮;杨启安;李湘明;张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E02D5/4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聚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7 | 代理人: | 霍维英 |
地址: | 05004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S1、将预制体置入至预定位置;
所述预制体为具有中空内腔并且两端开口的管状预制体;所述预制体采用预制空心桩和空心钢管中的任意一种;
S2、在预制体内腔中置入细长重锤,利用细长重锤对预制体底端的土体进行夯击,直至细长重锤击出预制体底端的深度不小于60cm;
S3、向预制体的内腔中送入低标号水泥砂拌合物,以S2中细长重锤击出预制体底端的最低位置为第一夯击位,利用细长重锤对低标号水泥砂拌合物进行夯击,反复的进行送入低标号水泥砂拌合物和夯击操作后,测量细长重锤的三击贯入度,三击贯入度总量控制在不大于30cm的范围内,形成下夯扩体;
S4、向预制体的内腔中送入中标号水泥砂拌合物,在S3中下夯扩体的上方、以细长重锤击出预制体底端30cm~60cm的深度位置为第二夯击位,利用细长重锤对中标号水泥砂拌合物进行夯击,反复的进行送入中标号水泥砂拌合物和夯击操作后,测量细长重锤的三击贯入度,三击贯入度总量控制在不大于20cm的范围内,形成中夯扩体;
S5、向预制体的内腔中送入高标号水泥砂拌合物,在S4中中夯扩体的上方、以细长重锤击出预制体底端0cm~30cm的深度位置为第三夯击位,利用细长重锤对高标号水泥砂拌合物进行夯击,反复的进行送入高标号水泥砂拌合物和夯击操作后,测量细长重锤的三击贯入度,三击贯入度总量控制在不大于10cm的范围内,形成上夯扩体;
S3-S5步骤结束后,最终形成由下夯扩体、中夯扩体、上夯扩体三部分组成的、自内而外强度从高到低的核心载体;在此过程中核心载体之外还形成了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
S6、在S5的测量细长重锤的三击贯入度结束后,再填入少量高标号水泥砂拌合物并利用细长重锤进行夯击至与预制体的底端持平;
S7、桩身的施工;当所述预制体选取预制空心桩时,在预制体内腔中填入水泥砂拌合物b并利用细长重锤进行夯击,在内腔中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泥砂密实体;
当所述预制体选取空心钢管时,在空心钢管中沉入钢筋笼后浇注桩身混凝土,再提出空心钢管成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一种执行方式为:预先对预制体进行封底处理,在桩位处将预制体在土体中沉入至设定深度;
所述封底处理包括:利用封底钢板或者预制混凝土桩尖对预制体底端予以封堵,当土体中含水量较高时,再加设封水胶垫进一步密封,以防止土或者水进入到预制管桩中心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一种执行方式为:直接将预制体沉入至设定深度;
所述S1的另一种执行方式为:在土体中预先形成设定深度的桩孔,然后在桩孔中置入预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另一种执行方式为:先向预制体的内腔中送入少量水泥砂拌合物a,利用细长重锤以较低夯击能量对水泥砂拌合物进行夯击,持续的进行该送入和夯击操作并适度加大细长重锤的夯击能量,使细长重锤击出预制体底端的深度不小于60cm;所述水泥砂拌合物a可采用32.5标号或者42.5标号的水泥配制,所述水泥砂拌合物a的材料包括水泥、砂子、水,还能够添加小粒径碎石、矿渣、钢渣、混凝土外加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遇到含水量较高的地质条件时,所述S2的另一种执行方式为:先在预制体的内腔中填入少量水泥砂拌合物a,然后提升细长重锤以较低夯击能量对水泥砂拌合物a进行夯击,反复进行该填入水泥砂拌合物a和进行夯击的操作,在此过程中以较低夯击能量控制细长重锤始终不击出预制体的底端,直到水泥砂拌合物a的填入量达到预设值、在桩端形成止水隔离体和缓冲体之后,再驱使细长重锤击出预制体底端的深度不小于6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拌合物a的填入量的预设值大于0.1 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09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