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9183.6 | 申请日: | 202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树兵;邓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树兵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80;C05G5/12;C05G5/30;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杨建军 |
地址: | 43001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纳米 肥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生物纳米硒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纳米硒肥料原料的准备:准备制备纳米硒肥料所需的多种原料;
步骤二:原料的预处理:对植物秸秆进行处理,将植物秸秆去除杂质后进行粉碎处理,同时将动物粪便风干后进行粉碎;并与粉碎处理后的植物秸秆进行混合,并通过筛网进行筛分处理;
步骤三:纳米硒的制备:通过水溶法制备粒径在纳米范围的单质硒;
步骤四:原料的混合;将步骤二中制备的植物秸秆与粪便混合料与单质硒进行混合,并依次加入尿素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并搅拌均匀得到半成品纳米硒肥料;
步骤五:成品纳米硒肥料的制备:将半成品纳米硒肥料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再通过包膜缓释剂进行涂抹,最后进行筛分、烘干加工,最后装袋密封得到成品纳米硒肥料;
所述生物纳米硒肥料原料包括:植物秸秆、尿素、生物活性纳米单质硒、天、包膜缓释剂、微量元素补充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动物粪便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主要包括:丛枝菌根真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巨大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长线青霉菌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补充剂包括:硼、锰、钙、镁、硫、铁、锌、铜、钼、锰等元素物质和液体稀土等物质构成,可选用其中的2-3种,且各微量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植物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高粱秸秆中的一种;动物粪便为鸡粪、猪粪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混合比例为1:1,步骤二中使用的筛网目数为100-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步骤为:
S1:纳米硒制备原料的准备;
S2:在含有O.5%CTAB表面活性剂的亚硒酸O.05mol/L二氧化硒水溶液中加入过量水合肼;
S3:待反应完全后,进行振荡、静置、待两相分层后形成有硒纳米粒子聚集的红色液胶界面,并在常温下使纳米粒子向分散均匀的红色硒纳米粒子混浊液中加入正丁醇在界面处生长12h,最终生成红褐色产物,即获得纳米单质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各原料份量为:植物秸秆10—15份、尿素5—10份、生物活性纳米单质硒0.5—1.5份、包膜缓释剂1—3份、微量元素补充剂0.5—1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5—2份、动物粪便10—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缓释剂的制备方法为:取步骤二中部分秸秆粉碎料过400-500目筛,再将秸秆粉和聚乙烯醇、硅藻土复合粉剂混合放入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获得包膜缓释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制备得到的成品纳米硒肥与化学肥料混合物按1:0.5-0.8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施肥,化学肥料混合物包括磷酸铵、硝酸磷酸铵、磷酸铵钾、尿素、磷酸钙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成品生物纳米硒肥料可在富硒农产品生产或植株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富硒农产品包括富硒小麦、富硒茶、富硒山药、富硒大豆、富硒黑米、富硒青椒、富硒苹果或富硒西红柿中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纳米硒肥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成品纳米硒肥料可在施肥前混合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和二甲戊灵等除草剂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树兵,未经肖树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91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