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双组份阻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8266.3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国;李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斯迈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1/00 | 分类号: | C09J171/00;C09J11/04;C09J11/08;C08G7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念 |
地址: | 239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用双组份 阻燃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双组份阻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密封胶技术领域,所述双组份阻燃密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搅拌混合制得,其中,A组分包括硅烷改性聚醚树脂、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触变剂、阻燃填料、光稳定剂;B组分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稀释剂,其中,本发明在制备阻燃填料的过程中,将无机阻燃剂与膨胀型阻燃剂进行协同增效,其中,无机阻燃剂为表面氨基化的镁铝水滑石,提高阻燃填料与硅烷改性树脂相容性,膨胀型阻燃剂由季戊四醇、三聚氯氰和三氯氧磷等原料之间通过亲核反应制得,最终制备的阻燃填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无卤低毒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双组份阻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和搭积木相似,将建筑所用构件在工厂里面预制,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成建筑物,装配式结构相对于传统工艺,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调节供给关系、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节约资源,显而易见,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建筑密封胶于上世纪60年代被发明出来,由于组装装配式建筑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缝隙,建筑密封胶就成为最主要的嵌缝材料,用于现场嵌填、粘结接缝,起粘接密封、防水、防腐及阻燃等作用。建筑密封胶种类繁多,按密封胶类型可分为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和MS密封胶;按组份可分为单组份和多组份。
国内的装配式建筑用密封胶的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使用的密封材料多是沿用混凝土建筑使用的硅酮密封胶和聚氨酯密封胶,而MS密封胶则很少使用,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用密封胶类型基本固定,室外选用MS密封胶,室内选用聚氨酯密封胶,本发明主要聚焦装配式建筑室外用阻燃密封胶,即MS阻燃密封胶。
目前,市面上单、双组分MS并存,双组份MS密封胶具有低模量、高弹性、高延伸等特点,对装配式建筑10-35mm的接缝而言,能够保证密封材料在接缝出现位移情况下的完整性,始终维持良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更适合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密封使用。
但是,MS密封胶不具有阻燃性,遇明火易燃,这极大地限制了MS密封胶在装配式建筑安装领域的广泛运用,MS密封胶的主要组份硅烷改性聚醚树脂不阻燃,要实现MS密封胶阻燃主要途径是通过增塑剂阻燃和填料阻燃。
中国专利CN103756619B公开了一种高效阻燃耐热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包括硅烷封端的聚醚100份、增塑剂50-120份、补强填料70-120份、阻燃填料30-80份、增粘剂0.2-50份、催化剂0.01-2份、水分清除剂0.1-5份、附着力促进剂0.05-3份、紫外吸收剂0.1-5份、热稳定剂0.1-10份、颜料0.1-2份。该发明以硅烷封端聚醚为基体树脂,采用硅油类增塑剂和阻燃填料协效阻燃,存在硅油类增塑剂与硅烷封端聚醚基体树脂不相容的问题,密封胶易出现严重的相分离现象。
中国专利CN108893087B公开了一种阻燃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烷改性聚醚树脂50-100份、补强填料80-150份、增塑剂10-35份、阻燃剂5-10份、抗氧化剂0.1-1份、光稳定剂1-2份、触变剂2-8份、除水剂1-4份、粘附促进剂2-6份和催化剂0.1-1份。该发明采用硅烷改性聚醚为基体树脂,邻苯类作为增塑剂,阻燃二元醇、P-N型蓖麻酸基聚醚多元醇和含P蓖麻酸基聚醚多元醇作为阻燃剂,由于含苯环,碳含量高,燃烧过程发烟量太大,同时,磷酸酯类气味大,密封胶在使用后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性能优异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份阻燃密封胶,并公开其制备方法,旨在提高双组份阻燃密封胶中阻燃组分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和密封胶的环保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双组份阻燃密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8-10:1搅拌混合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斯迈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斯迈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8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