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工程用抗分散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4543.3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兵;庄然;施海;季赵强;施佳俊;冯华亦;曹效平;李荣荣;朱久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C04B28/16;E02D37/00;E02B3/16;C04B111/72;C04B111/7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工程 分散 修补 砂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工程用抗分散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水下工程用抗分散修补砂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胶凝材料60~120份、活性混合材40~80份、细骨料100‑300份、减水剂1~4份、抗分散剂3~12份、水30~80份。本发明使用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良好快凝、快硬、收缩补偿性能,在修补砂浆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补砂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工程用抗分散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资源的大量开发,水下工程数量日益增多。目前水下施工一般使用的是普通混凝土,服役期间会受到干湿循环、氯离子腐蚀、海浪的冲击等多方面的影响,产生病害后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否则将对整个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耐久性构成严重影响。
在水下进行修补施工时,混凝土拌合后由于没有充分反应易导致水泥砂浆遇水流失分散发生离析,使混凝土在水下达不到标号或完全丧失力学强度以及其他性能指标。为满足对水下工程修补的需要,世界各国技术人员通过添加某些外加剂制备水下抗分散砂浆,使之达到被水冲洗也能保证各组分黏聚在一起,不会离析、分散的效果。该技术核心是添加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外加剂,其内部长链相互吸引、交叉,形成有吸附能力的网状结构,把水泥颗粒吸附在一起,从而在遇水时也能使混凝土各组分黏聚在一起,直接水下浇筑施工也不会带来水泥的大量流失,从而确保水下浇筑混凝土质量和强度。
鉴于目前水下工程用修补砂浆使用最多的基体仍然是硅酸盐水泥,但其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低以及抗冲蚀性能差,难以满足水下工程的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工程用抗分散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结合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应用前景以及硫铝酸盐水泥的优异特性,本发明以硫铝酸盐水泥部分替代硅酸盐水泥,辅以减水剂、抗分散剂剂等外加剂以及固体废弃物制备新型水下不分散修补砂浆,旨在为水下工程修补砂浆设计及制备提供应用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工程用抗分散修补砂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胶凝材料可以为60~65份、65~70份、70~75份、75~80份、80~85份、85~90份、90~95份、95~100份、100~105份、105~110份、110~115份或115~120份。
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性混合材可以为40~45份、45~50份、50~55份、55~60份、60~65份、65~70份、70~75份或75~80份。
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细骨料可以为100~110份、110~120份、120~130份、130~140份、140~150份、150~160份、160~170份、170~180份、180~190份、190~200份、200~210份、210~220份、220~230份、230~240份、240~250份、250~260份、260~270份、270~280份、280~290份或290~300份。
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水剂可以为1份、2份、3份或4份。
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分散剂可以为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或12份。
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可以为30~35份、35~40份、40~45份、45~50份、50~55份、55~60份、60~65份、65~70份、70~75份或75~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4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