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行李舱门抗用户误操作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2969.5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景猛;张宇;解小诗;张超;张旭凯;杜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付宏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验证 行李 舱门 用户 操作 性能 评价 方法 汽车 | ||
一种验证行李舱门抗用户误操作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汽车,属于行李舱门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验证工况不全、验证项目不全,通过实车验证方式,在装配误差边界无法进行验证的问题。分别设置待测试车辆的行李舱门的多个开启位置后,将行李舱门放置在某一开启位置,在不同区域施加力变换行李舱门的开启位置,完成对行李舱门开启、关闭、解锁和闭锁的试验;待测试车辆的行李舱门的多个开启位置包括行李舱门弹开位置Nsubgt;1/subgt;、行李舱门0°位置Nsubgt;2/subgt;、行李舱门1/3位置Nsubgt;3/subgt;、行李舱门电动限位位置Nsubgt;4/subgt;和行李舱门机械限位位置Nsubgt;5/subg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舱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验证行李舱门抗用户误操作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汽车。
背景技术
针对某款已上市车型,在市场中遇到几名用户误操作行李舱门多次后,导致行李舱门铰链处发生变形及损坏。目前行业内标准开发对用户误操作验证工况包括在台架及CAE仿真中下述工况进行验证:
1)行李舱门防夹/防撞;
2)堵转力;
3)行李舱门电动开启后被反向暴力关闭;
4)行李舱门过开。
但现有的技术问题为:
1)验证工况不全,只为常见误操作工况,常见误操作工况可以等同为用户正常工况,没能对所有可预见的用户操作行为进行覆盖;
2)目前验证考核项目不全,目前行业主要考核为:“钣金塑性应变”“功能水平”“无异响”“间隙变化”“阶差变化”,不能覆盖市场中用户投诉问题;
3)目前使用CAE验证导致验证结果与实车效果有偏差;
4)目前使用台架验证,不能覆盖因装配误差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验证工况不全、验证项目不全,通过实车验证方式,在装配误差边界无法进行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验证工况不全、验证项目不全,通过实车验证方式,在装配误差边界无法进行验证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验证行李舱门抗用户误操作性能的评价方法,具体为:
分别设置待测试车辆的行李舱门的多个开启位置后,将行李舱门放置在某一开启位置,在不同区域施加力变换行李舱门的开启位置,完成对行李舱门开启、关闭、解锁和闭锁的试验;
待测试车辆的行李舱门的多个开启位置包括行李舱门弹开位置N1、行李舱门0°位置N2、行李舱门1/3位置N3、行李舱门电动限位位置N4和行李舱门机械限位位置N5。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舱门开启和关闭的试验,具体为:
行李舱门在N1上,双手在中部以指定速度、单手在左侧以指定速度和单手在右侧以指定速度,分别开启至N3时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开启至N5,重复操作3次;
行李舱门在N1上,双手在中部以预定速度、双手在左侧以预定速度上抬、双手在右侧以预定速度上抬,分别开启至位置N3时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开启至位置N5,重复操作3次;
行李舱门在N1上,行李舱门电动开启,电动开启过程分别在左、中和右三个位置对背门连续施加大于200N的Z向的向上开启力到位置N5,重复操作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2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