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覆盖类型转移碳中和效应确定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9092.4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温宥越;杨剑;曾帅;肖敏志;陈智超;颜建婷;梁旻轩;潘翠红;邱志远;周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F18/2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覆盖 类型 转移 中和 效应 确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覆盖类型转移碳中和效应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应用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研究时段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集,计算固碳量平均值;比较第一年份和目标年份的地表覆盖类型,确定目标区域的演化区;根据研究时段内固碳量平均值,采用邻域代理法计算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第一年份的固碳量;根据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第一年份的固碳量和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研究时段的固碳量,计算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变化值;基于演化区内所有像元在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变化值,构建目标区域在研究时段内的碳中和效应矩阵。本发明能准确刻画不同地表覆盖类型转移所带来的碳中和效应变化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表覆盖类型转移碳中和效应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固碳能力,将在“双碳”行动中发挥“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然而,在综合因素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会发生相互转移,会带来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导致“碳流失”或“碳增汇”,使陆地生态系统碳中和效应发生改变。精准刻画不同地表覆盖类型转移所带来的碳中和效应变化,对于明确陆地生态系统碳流向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尚未有一个有效的技术能简单准确地刻画地表覆盖类型转移所带来碳中和效应的变化,这将不利于“双碳”战略的有效落实。因此,提出一个有效又简单的技术以准确地刻画地表覆盖类型转移所带来碳中和效应的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表覆盖类型转移碳中和效应确定方法及系统,以准确刻画不同地表覆盖类型转移所带来的碳中和效应变化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地表覆盖类型转移碳中和效应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第一年份的地表覆盖类型、目标年份的地表覆盖类型和研究时段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集;所述研究时段包括:多个连续的年份;所述研究时段的开始年份为所述第一年份,所述研究时段的结束年份为目标年份;
根据所述研究时段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集,计算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平均值;
比较所述第一年份的地表覆盖类型和所述目标年份的地表覆盖类型,确定研究时段内所述目标区域的演化区;所述演化区为地表覆盖类型发生转移的区域;
根据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平均值,采用邻域代理法计算所述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所述第一年份的固碳量;所述第一年份的固碳量表征地表覆盖类型发生转移前各个像元的固碳量;
根据目标年份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所述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所述目标年份的固碳量;
根据所述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所述第一年份的固碳量和所述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所述目标年份的固碳量,计算所述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变化值;
基于所述演化区内所有像元在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变化值,构建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研究时段内的碳中和效应矩阵;所述碳中和效应矩阵用于表征研究时段内所述目标区域在地表覆盖类型发生转移时所带来的碳中和效应变化情况。
可选地,根据研究时段内的固碳量平均值,采用邻域代理法计算所述演化区内各个像元在所述第一年份的固碳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演化区内的任一像元确定为目标像元,若所述目标像元在第一年份的地表覆盖类型为第一类型,所述目标像元在研究时段的地表覆盖类型为第二类型,确定目标年份目标像元的周边像元中地表覆盖类型为第一类型的所有像元,得到替换像元集;所述周边像元为所述目标像元周围设定范围内的像元;
从研究时段内的固碳平均值中提取所述替换像元集的固碳量平均值;
将所述替换像元集的固碳量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像元在所述第一年份的固碳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9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