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酒窑底废水液态碳源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6639.5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澄;张海艳;吴红彩;唐欣;赵若男;李江;杨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3/32;C02F1/66;C02F1/52;C02F1/00;C02F1/20;C02F101/16;C02F1/78;C02F1/4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李亮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废水 液态 碳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白酒窑底废水再次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白酒窑底废水液态碳源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先收集白酒窑底废水,加入碱调节废水的pH值为8.5~10.5,加入氯化镁,生成鸟粪石,然后进行沉淀分离,并收集沉淀物;沉淀后的废水通过过滤池,过滤时间为5~15min;将过滤后的废水调节pH为9.5~11.5后导入吹脱塔,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将吹脱后的废水调节pH至中性,进入臭氧脱色塔进行脱色,臭氧脱色后得到液体碳源。与传统的白酒废水处理工艺相比,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基本不会产生污染排放,工序简单易操作,容易实现产业化;而且在制得液态碳源的同时,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具有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酒窑底废水液态碳源生产方法,属于白酒窑底废水再次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城镇地区的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现污水处理厂进水C/N较低的现象,不能有效实现生物脱氮。因此,污水处理厂常采用外加碳源的方式来满足微生物的碳源需求,分为单碳源和复合碳源,常用碳源包括甲醇、乙酸、乙醇和葡萄糖等,但均存在运行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活性污泥发酵液、柠檬酸生产废水的高浓度有机浓缩液、蓝藻发酵液等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碳源,取得一定脱氮效果。高浓度白酒酿酒废水的COD高,富含小分子醇类、酸类和醛类等物质,可生化性高,是一种优质的反硝化液体碳源。
白酒废水现有处理方法包括物化法、生物法和联用技术等。其中,物化处理技术包括混凝、吸附、电混凝、高级氧化(芬顿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湿氧化法等)、光催化和膜分离等;生物法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联合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相结合,共同实现废水污染物的有效降解。然而,采用物化处理技术耗能较大,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和较严格的处理控制设备,成本高。混凝处理易受pH值、水温、混凝剂进料浓度和剂量等因素影响,且会形成大量化学污泥,影响因素较多。采用生物法技术单独好氧工艺的COD去除率能达到98%,但需维持充分曝气,且出水仍具有一定的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需要深度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采用联合处理技术能耗大,工艺较为复杂。此外,白酒窑底废水富含小分子醇类、酸类和醛类等物质,可生化性高,但其色度、总磷、氨氮浓度较高,不能直接作为反硝化液体碳源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白酒窑底废水液态碳源生产方法,该方法可以将白酒窑底废水处理成可用于反硝化脱氮的液态碳源,从而减少白酒废水的污染,提高白酒废水的再次利用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白酒窑底废水液态碳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白酒窑底废水,加入碱调节废水的pH值为8.5~10.5,加入氯化镁,反应15~30min,生成鸟粪石,然后进行沉淀分离,沉淀时间为1.5~2.5h,并收集沉淀物;
步骤二:沉淀后的废水通过过滤池,过滤时间为5~15min;
步骤三:将过滤后加入碱调节废水的pH为9.5~11.5后导入吹脱塔,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吹脱反应时间为5~10min;
步骤四:将吹脱后加入硫酸或者有机酸调节废水pH至中性,进入臭氧脱色塔进行脱色,反应时间为15~30min,臭氧脱色后得到液体碳源;
步骤五:将液体碳源通过浓缩池内的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即可。
上述方法中,所述脱色后的液体碳源导入调节池进行缓存,再由调节池调节进入浓缩池的液体碳源。
上述方法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
上述方法中,所述沉淀分离采用平流沉淀或者辐流沉淀。
上述方法中,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气水反冲洗装置,并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滤料粒径为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6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