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6575.0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贵;柏松;王扶磊;常海林;刘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4 | 分类号: | B21K1/04;B21J1/06;B21K27/06;B21J5/08;B21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卓 |
地址: | 0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轴承棒料放置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加热到680℃‑820℃;将完成一次加热的轴承棒料剪切成料段;将带有余温的料段再次加热到1130℃‑1180℃;将料段镦成饼状;对镦成饼状的材料进行挤压成型;对反挤成型之后的毛胚进行切底操作;对切底压平之后的毛胚进行扩孔,使毛胚的内、外径尺寸放大并满足工艺要求;对扩孔之后初步得到的套圈进行整形,使产品尺寸均匀并消除椭圆度。本发明中在对轴承棒料一次加热之后进行剪切,剪切之后带有余温的料段立即进行二次加热,从而在有效减少二次加热的时间、降低用电量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一次加热对产品造成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的生产一般涉及到锻造,现有的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主要有三种:(1)将棒材加热到第一目标温度后进行剪切,后经冷却到无温度再转到生产线进行二次加热到第二目标温度后进行锻造,这种方法会导致热量的大量浪费,因此耗电量比较高;(2)将棒材一次性加热到第二目标温度后直接进行锻造,这种方法虽然耗电量低,但是剪切断面质量差,容易对影响锻造质量,且温度不宜控制,工人不易操作;(3)将棒材切割后转到生产线进行加热,并直接加热到第二目标温度,这种方法耗电量小,剪切断面质量好,但是产能低,原材料消耗过大,投资高。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耗电量低、产能高且剪切断面质量好的轴承套圈锻造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次加热:将准备好的轴承棒料放置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将轴承棒料加热到680℃-820℃;
S2、剪切下料:采用下料机构将完成一次加热的轴承棒料剪切成料段;
S3、二次加热:将带有余温的料段再次投放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加热到1130℃-1180℃;
S4、镦粗:采用镦机将二次加热之后的料段镦成饼状,使之符合工艺图纸要求;
S5、反挤:对镦成饼状的材料进行挤压成型;
S6、切底:对反挤成型之后的毛胚进行切底操作;
S7、辗扩:对切底压平之后的毛胚进行扩孔,使毛胚的内、外径尺寸放大并满足工艺要求;
S8、整形:对扩孔之后初步得到的套圈进行整形,使产品尺寸均匀并消除椭圆度。
进一步的,步骤S1和步骤S3中的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功率为550KW。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所述下料机构为Q42-350棒料剪断机。
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镦机为热镦机。
进一步的,在步骤S6中,在对反挤成型之后的毛胚进行切底之后,还需要对毛坯的两端进行压平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在对轴承棒料一次加热之后进行剪切,剪切之后带有余温的料段立即进行二次加热,从而在有效减少二次加热的时间、降低用电量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一次加热对产品造成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6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动态采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