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竹削顺纹理制备装置及新型竹片层积材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6051.1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0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霞;施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L5/00;B27N3/10;B27N3/14;B27N3/20;B27N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鑫诺汇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302 | 代理人: | 殷玉恩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竹削顺 纹理 制备 装置 新型 竹片 层积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竹削片顺纹理连续化制备装置,包括工作台上表面设置用于夹持竹材装置,工作台两侧设置用于沿竹材顺纹理刨削的装置,刨削装置上设置刨削刀片,刨削刀具出材口设置补切刀片和导向截断装置,刨削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刨削竹片厚度的行程控制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由上述装置刨切竹削片制备新型竹片层积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刨削装置沿竹材顺纹理工作,有效提高竹片表面质量、减少刀具磨损。根据竹材天然的弧度,获得竹中片a和竹青片b两种优质削片,竹中片a横切面为鼓状,具有优质的流动性、片间过渡性,用于表层铺装,竹青片b窄细长,强度高韧性好,用于芯层铺装,制备的竹片层积材力学强度高、密度均匀、竹材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径向竹削片顺纹理连续化制备装置及新型竹片层积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理念和“以竹胜木”理念的盛行,高品质的竹制品研究热度逐渐高涨。与木材相比,竹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强度大、纹理优美等特点,是工程结构和装饰装潢材料的理想原料,但竹子径小、中空、壁薄等特点,制约了其工业化发展。目前刨切竹片的方法与装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忽略了竹材具有定向纹理性,制备过程中切削刀刃与竹材纹理平行,对竹材纤维强度产生一定破坏,无法满足高品质竹削片需求,且从竹青或竹黄入刀,竹青密度大硬度大、竹黄硅含量高质地脆硬,对刀具强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从竹材的特性来看,由于竹材本身具有弧度,且竹青侧的密度大于竹黄侧的密度,传统的径向竹削片单元在制备过程中刀具始终以固定的角度进行刨削,无法保障完全径向刨削,出现竹削片从径向到弦向的转变及竹青厚竹黄薄,导致竹削片结构不均匀,进而影响压制板材的性能;此外现有技术普遍存在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径向竹削片顺纹理连续化制备装置及新型竹削片层积材制造方法,该制备装置沿竹材顺纹理工作,有效提高竹片表面质量、减少刀具磨损。根据竹材天然的弧度,获得竹中片a和竹青片b两种优质削片,竹中片a横切面为鼓形,中间厚两边薄,具有优质的流动性、片间过渡胶合性,用于表层铺装,竹青片b窄细长,强度高韧性好,用于芯层铺装,制备的竹片层积材力学强度高、密度均匀、竹材利用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待刨削加工的半圆形的竹材的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位于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后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刨削后得到的竹削片的料仓,所述工作台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沿竹材长度方向刨削竹材的刨削装置,所述刨削装置上设置有刨削刀片和补切刀片,所述刨削刀片和补切刀片的刀口之间的夹角可调,所述刨削刀片与竹材加工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补切刀片与竹材加工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刨削刀片沿竹材的长度方向刨削,补切刀片倾斜设置,沿竹材的长度方向斜向刨削竹材的竹黄一侧,经刨削刀片和补切刀片对竹材刨削后获得两种规格的竹削片,将截面为近似五边形的竹削片定义为竹中片a,将截面为三边形的竹削片定义为竹青片b;所述刨削刀片和补切刀片通过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刨削装置上,每沿竹材的长度方向刨削一次,旋转气缸控制刨削刀片和补切刀片旋转α度,所述刨削装置连接有用于控制刨削竹材厚度的刨削行程控制机构;
所述α通过以下公式获得:α=(90°×h)/r,r表示竹材的半径,h表示刨削竹材获得竹削片的厚度;
所述刨削刀片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导向竹中片a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内设置有截断刀片,所述截断刀片通过微型气缸控制截断所述导向通道内的竹中片a。
优选地,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挡板,分别为挡板a和挡板b,其中挡板a固定在工作台上,挡板b通过弹簧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挡板b固定连接,且挡板b上固定连接有手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6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