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提高321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4063.0 | 申请日: | 202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根树;沈俊;任颖;李禹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38 | 分类号: | C23C8/38;C23C8/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低温 等离子体 提高 321 不锈钢 高温 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提高321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的方法,将321不锈钢材料切割后打磨并抛光,清洗干燥后得到预处理样品;将预处理样品置于低温等离子体中进行处理,在样品表面原位生长出致密的纳米级氧化膜,即得到抗高温氧化性提高的321不锈钢样品。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321不锈钢的长期抗高温氧化性,同时具有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金属表面无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提高321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321不锈钢作为一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因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及综合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作航空器、排气管、锅炉汽包等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的零部件,其服役温度最高可达到800℃。321不锈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铬(~18wt.%),高温服役过程中,合金表面会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层从而对基体进行有效保护。由于应用环境日严苛刻复杂,长期服役过程中氧化膜中会形成Fe-Cr尖晶石纳米颗粒,恶化了氧化铬层的稳定性,严重制约321不锈钢的高温服役,造成巨大安全隐患。目前,常见的提高不锈钢高温抗氧化性的方法有合金化、表面涂层以及表面纳米化,但它们各自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合金化,添加的抗氧化元素含量过高时,会严重降低基体的力学性能,如高温蠕变性能;表面涂层法如激光熔覆、PVD、CVD等,由于制备的膜层与基体热胀系数不匹配,在高温服役过程中膜基界面间应力大,将导致氧化层开裂、脱落;表面纳米化存在着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等问题,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提高321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321不锈钢的长期抗高温氧化性,同时具有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金属表面无损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提高321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的方法,包括:
将321不锈钢材料切割后打磨并抛光,清洗干燥后得到预处理样品;
将预处理样品置于低温等离子体中进行处理,在样品表面原位生长出致密的纳米级氧化膜,即得到抗高温氧化性提高的321不锈钢样品。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具体为:将321不锈钢材料线切割成块体。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及抛光具体为:打磨至5000目砂纸,使用直径1.5μm氧化铝研磨膏进行抛光。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具体为: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每一步超声时间不少于3min。
进一步地,所述将预处理样品置于低温等离子体中进行处理,具体为:将预处理样品放入到双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两介质板间,通过反应器中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预处理样品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等离子体由空气电离产生,所述空气湿度控制在40%以下。
进一步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过程中,输入电流控制在1.6-1.9A,处理时间为0.5-1.9h,介质板间隙为6.1-7.9mm。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抗高温氧化性提高的321不锈钢样品放在大气中进行高温氧化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氧化测试具体为:在温度为600-800℃下,进行20-500h恒温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对321不锈钢进行处理,在表面原位生长出纳米级金属氧化物薄膜,与合金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相比,由于该氧化膜更高的致密性与稳定性,能够降低氧气以及Fe、Cr、Ni等阳离子在高温下的热扩散,进而有效降低合金氧化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4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