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自动化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3196.6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覃潇;黄庆键;林永康;许婕婷;胡佳宇;刘俊宏;孙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G01N5/02;G01N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胡茄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混凝土 耐久 性能 自动化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耐久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公开了一种测试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自动化试验装置,包括储液箱、多通抽液管、试验箱和控制终端,试验箱与储液箱之间通过多通抽液管连接导通,试验箱用于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三种试验,储液箱用于储存水、试剂和制冷液,多通抽液管用于将储液箱中的液体通入试验箱中以进行试验或将试验箱中的废液通入储液箱以排出通过,控制终端控制上述操作,本发明采用自动化装置测试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提高了试验流程和试验操作自动化程度,实现了一体化、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和自动识别功能,彻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一体化完成多个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自动化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天气带来的冻融循环作用是导致水泥混凝土道路、桥梁构造物产生冻融损伤、开裂等耐久性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常采用经受冻融循环前后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吸水率等指标来表征材料的抗冻性能。其中,冻融前后的质量损失率是评价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指标;动弹性模量是通过测定试件在某种振动模式下的共振频率而计算得出,是判定水泥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或化学侵蚀过程中的损坏程度的重要指标;吸水率测定试验是在规定时间内对试件反复浸水,测试浸水状态下水分渗入水泥混凝土试件中的含量的占比,是检验冻融循环作用后水泥混凝土密实性的常用指标。
常规实验中,在对水泥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及吸水率三者的测定通常不能在同一个装置内一次性完成,即测试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实验需要分开多个装置进行多次。即在冻融循环装置中完成冻融循环并测定试件质量损失后,在吸水率测试装置中完成吸水循环并测定试件的吸水率,在动弹性模量装置中完成动弹性模量测试以测定动弹性模量,同一个试件进行上述多个装置进行的试验,必然存在试件转移的情况,在转移的途中,试件的完整性以及吸水率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影响实验,并且过多的人工操作亦会提升实验随机误差出现的可能性,最终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因此,急需提出一种能够一体化完成多个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自动化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装置无法一体化完成多个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自动化试验装置,包括多通抽液管、储液箱和试验箱;所述多通抽液管的第一换液端接通所述储液箱,所述多通抽液管的第二换液端接通所述试验箱;所述试验箱上设有压力传感承台、冻融循环机构、风干机构和动弹模量机构;所述压力传感承台的上方设有翻折盖板,所述压力传感承台的侧面均连接固定有翻折板,所述翻折板用于配合所述翻折盖板和所述压力传感承台以形成密封的承载空间;所述压力传感承台的底部与所述试验箱的底部间连接固定有竖向布置伸缩支架;所述冻融循环机构与所述承载空间连接导通;所述风干机构和所述动弹模量机构的测定端均对准所述压力传感承台的承载空间;所述压力传感承台和所述动弹模量测定机构均电性连接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试验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设有加水管、出水管、试剂盒和搅拌器;所述加水管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和所述试剂盒的出液端均接通所述储液箱,多个所述搅拌器布置于所述储液箱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通抽液管包括第一抽液组件和第二抽液组件;所述第一抽液组件用于将所述试验箱中的液体通入所述储液箱内,所述第二抽液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通入所述试验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抽液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液端接通所述储冷液盒,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液端接通所述储液箱的底部,所述第三管道的进液端接通所述试验箱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并联接通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间连接有第一双吸单向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3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