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相位差的小型双频分支线耦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7205.0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6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梅;王鑫硕;任俊豪;刘思含;王钟葆;房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差 小型 双频 支线 耦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相位差的小型双频分支线耦合器,具体方案为:包括折叠双分支线,开/短路加载并联枝节和四个50欧姆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折叠双分支线包括第一段传输线、第二段传输线、第三段传输线和第四段传输线;所述开/短路线加载并联枝节包括第一开/短路加载传输线、第二开/短路加载传输线、第三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和第四开/短路加载传输线;所述第一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包括第一弯折传输线、第一蜿蜒开路线和第一短路线;所述第二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包括第二弯折传输线、第二蜿蜒开路线和第二短路线。本装置可以实现小尺寸、双频带、等相位差,同时有输出端口在同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波器件,具体为一种等相位差的小型双频分支线耦合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波与毫米波技术的发展,通信、导航、军事电子对抗以及雷达等领域对技术指标的要求日益增多,使得微波器件的设计难度也逐日增加。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微波器件的设计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不同网络具有特定的频域覆盖范围,这就对微波器件的设计提出了双频或多频、频率比大范围可控的指标要求;在各种相控阵雷达系统中,由于天线单元的数量多,这就要求微波器件具有体积小、功率容量大等特点。
耦合器作为一种典型的微波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射频电路当中,是微波集成电路的基本模块。传统的分支线耦合器具有等功率输出且输出固定相位差的功能,但是它也具有诸多局限性。例如,传统分支线耦合器的带宽只有10%,工作在单频率下,无法满足现代多频带、宽频带工作的需求,并且还存在尺寸大等缺点。无线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要求系统内部各个元件能在多频、宽频率比范围内工作。一些双频工作的微波系统需要在每个频率下都有相同的工作状态,即要求耦合器不仅能实现双频工作,还要在每个频段提供等相位差输出,而传统的双频耦合器大多不能提供相等的输出相位。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地朝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对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传统耦合器的并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因此,提高耦合器性能的同时减小耦合器的尺寸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等相位差的小型双频耦合器具有小体积、双频带、等相差、低成本、易加工的特点,同时由于其耦合端和直通端在同一侧,故当耦合器应用于微波电路时,能够简化电路布局。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相位差的小型双频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双分支线,开/短路线加载并联枝节和四个50欧姆端口。
所述折叠双分支线包括第一段传输线、第二段传输线、第三段传输线和第四段传输线;所述开/短路线加载并联枝节包括第一开/短路加载传输线、第二开/短路加载传输线、第三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和第四开/短路加载传输线;所述第一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包括第一弯折传输线、第一蜿蜒开路线和第一短路线;所述第二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包括第二弯折传输线、第二蜿蜒开路线和第二短路线;所述第三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包括第三弯折传输线、第三蜿蜒开路线和第三短路线;所述第四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包括第四弯折传输线、第四蜿蜒开路线和第四短路线。
所述第一弯折传输线的左端接于第一段传输线中点;所述第一弯折传输线的下端与第一蜿蜒开路线的上端、第一短路线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蜿蜒开路线的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一短路线的另一端短路;所述第二弯折传输线的右端接于第二段传输线中点;所述第二弯折传输线的左端与第二蜿蜒开路线的右端、第二短路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蜿蜒开路线的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二短路线的另一端短路;所述第三弯折传输线的下端接于第三段传输线中点;所述第三弯折传输线的上端与第三蜿蜒开路线的下端、第三短路线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三蜿蜒开路线的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三短路线的另一端短路;所述第四弯折传输线的上端接于第四段传输线中点;所述第四弯折传输线的右端与第四蜿蜒开路线的左端、第四短路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四蜿蜒开路线的另一端开路;所述第四短路线的另一端短路;
所述第一段传输线与第三段传输线参数相同,第二段传输线与第四段传输线参数相同;所述第一开/短路加载传输线与第三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参数相同,第二开/短路加载传输线与第四开/短路加载传输线参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7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