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6475.X | 申请日: | 202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真;吴永乐;王冬;高建静;马成;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D06N3/00;D06B3/10;D06M15/03;D06M13/513;D06M15/356;D06M13/332;C08G18/66;C08G18/50;C08G18/34;C08G18/32;D06M101/40;D06M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李乃娟 |
地址: | 71012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体 复合 面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长纤编织而成的布料,布料表面涂覆有聚脲弹性体涂层,长纤由47-100重量份的碳纤维、47-100重量份的硅酸铝陶瓷纤维、5-50重量份的聚酰亚胺纤维和1-2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将47-100份碳纤维、47-100份硅酸铝陶瓷纤维、5-50份聚酰亚胺纤维和1-20份玻璃纤维混合并织成布料;
步骤2、按照重量份将25-100份氨基化合物溶解在与其重量份数相同的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氨基修饰液;
步骤3、在温度为20~35℃、湿度为20~50%的条件下,将布料浸泡在氨基修饰液中,取出后在60~80℃下烘干,得到修饰后的布料基底;
步骤4、在15~40℃下,利用喷涂设备将聚脲弹性体均匀喷涂在修饰后的布料基底表面,自然晾干后在布料基底表面形成聚脲弹性体涂层,得到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氨基化合物是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聚烯丙基胺盐酸盐或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浸泡时间为30~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聚脲弹性体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得:
步骤4.1、按照重量份分别取30-50份二异氰酸酯、0.1-1份催化剂和5-15份增塑剂混合均匀,以3~10℃/min的升温速率自室温升温至90~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组分A;
步骤4.2、按照重量份取20-50份氨基修饰液,在温度为20~35℃、湿度为20~50%的条件下,将0.6-1.5份纳米添加剂浸泡在氨基修饰液,取出后在60~80℃下烘干,得到修饰后的纳米添加剂;
步骤4.3、按照重量份取30-53.9份端氨基聚醚、0.1-2.3份液体胺扩链剂、5-9份增塑剂、0.1-0.7份催化剂、0.1-0.8份紫外光吸收剂、0.1-2.8份消泡剂和0.6-1.5份修饰后的纳米添加剂混合,在40~60℃下搅拌,得到组分B;
步骤4.4、在15~40℃温度下,利用喷涂设备将组分A和组分B同时喷涂在修饰后的布料基底表面形成聚脲弹性体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二异氰酸酯是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1,3-二异氰酸基溴苯、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1,3-二异氰酸基溴苯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催化剂是N,N,N-三甲基-2-[(2-甲基-1-氧-2-丙烯基)氧基]乙胺盐酸盐的均聚物、氯化苄烷铵、西吡氯铵或4,4'-二甲基-3,3'-二庚基-2,2'-噻唑蓝碘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所述氯化苄烷铵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4,4'-二甲基-3,3'-二庚基-2,2'-噻唑蓝碘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增塑剂是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异丙酯或柠檬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的反应时间为120-15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脲弹性体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中纳米添加剂是纳米碳化硼粉末、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纳米碳化硅粉末、氧化石墨烯粉末、纳米氧化铝粉末或纳米银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64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混合式共享状态视图架构的集群并行调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