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药物针尖的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0906.1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涛;毕舵航;刘奕静;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36;A61K47/34;A61K47/32;A61K47/10;A61K45/06;A61K31/353;A61K31/519;A61K38/13;A61P17/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药物 针尖 微针贴片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药物针尖的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微针贴片包括针尖和可溶基座,所述可溶基座沿针尖方向外延形成柱基,所述针尖位于柱基之上,所述针尖包括响应性交联高分子、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其中,所述响应性交联高分子含有芳香硼酸基团,所述第一药物含有至少两对酚羟基,所述针尖通过第一药物和响应性交联高分子原位形成苯硼酸酯键及氢键作用形成凝胶交联网络,且凝胶交联网络中包裹同交联网络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的第二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在活性氧刺激下缓慢释放,所述第二药物通过扩散实现快速释放。该微针贴片可大幅提高微针药物负载量,实现药物的双重释放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分离药物针尖的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表现出来的是红色、干的、发痒的鳞片状斑块,很难彻底清除,所以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常用的治疗手段有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维A酸/维生素D3类似物)、系统治疗(甲氨蝶呤/环孢霉素/埃普施特)、光疗、生物疗法(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等,但是当前这些治疗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局部治疗常使用涂抹的方法,适用于轻中型银屑病,但病情易反复,且药物穿透角质层效率差,利用率低;系统治疗通常为口服或静脉注射,适用于中重度银屑病,口服利用率较差,故需要使用较高的剂量,从而引起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肝毒性等;光疗常与其它疗法相结合,但价格较为昂贵,需较长时间使用,且可能引起皮肤癌;生物疗法是使用相关的细胞因子拮抗剂如抗-TNF/抗-IL,使其阻断通路信号的传达发挥治疗作用,但价格较为昂贵,且可能会引起体内其它的免疫反应,带来不良影响。当药物进入体内后,除了一部分发挥作用外,大多数会被生物体代谢掉,故想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加大使用剂量,但这样又会增大毒副作用。
微针贴片采用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安全性较高,能够刺入皮肤,可装载药物实现经皮递送,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案。CN109715075A公开了微针贴片、制造微针贴片的方法和使用微针贴片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方法,所述微针贴片包括构造成将过敏原注射入实体的多个2微针;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多个微针的垫,其中每个微针是可生物降解的,其中所述过敏原包含在所述微针中,然后在所述微针能生物降解时被注射入所述实体中,其中每个微针包含透明质酸。该技术方案使用微针贴片主要是将过敏原注射入个体的真皮层中,从而诊断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然而该微针贴片难以装载大量药物,而且也没有考虑到药物的缓释问题。
CN109701152A公开了微针贴片,包括针头和基底贴片,针头和基底贴片由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烯醇-葡聚糖溶液经离心、冷冻、解冻制备而成,将药物粉末置于针头与基体贴片之间形成装载药物的可溶性微针贴片。该技术方案针尖和基底中间的夹心层可以装载大量的固体粉末药物,大幅提高微针贴片的载药量,但是在药物缓释方面还存在不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仍缺少一种能够在实现在抑制病情的同时持续给药改善银屑病病灶环境的微针贴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分离药物针尖的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目的在于制备一个具有活性氧响应、差速释放和持续给药的微针贴片用于长久改善银屑病症状。我们所制备的微针应用于皮肤后,微针针尖被保留在皮肤内部。第二药物由于同凝胶网络的作用力较差首先通过扩散作用释放出来,而后在银屑病皮肤环境中高浓度活性氧的作用下破坏苯硼酸酯键,释放出第一药物达到持续改善银屑病症状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分离药物针尖的微针贴片,包括针尖和可溶基座,所述可溶基座沿针尖方向外延形成柱基,所述针尖位于柱基之上,所述针尖包括响应性交联高分子、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其中,所述响应性交联高分子含有芳香硼酸基团,所述第一药物含有至少两队酚羟基,所述针尖通过第一药物和响应性交联高分子原位形成苯硼酸酯键及氢键作用形成凝胶交联网络,且凝胶交联网络中包裹同交联网络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的第二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在活性氧刺激下缓慢释放,所述第二药物通过扩散实现快速释放;所述可溶基座包括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0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球盖菇的智能化采摘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可自主变轨的单轨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