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吸附式制冷和加热应用的碳单块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1043.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爱德华·A·斯特姆;J·唐纳德·卡拉瑟斯;肖恩·M·威尔逊;迈克尔·J·沃德詹斯基;劳伦斯·H·杜布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尔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7/08 | 分类号: | F25B17/0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荷兰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吸附 制冷 加热 应用 碳单块 | ||
本申请涉及用于吸附式制冷和加热应用的碳单块。具体地,本申请描述了一种在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吸附物件的阵列,其中至少一个吸附物件以以下相容布置(i)至(iii)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布置:(i)沿相应接触物件的配合接合表面与至少一个其他吸附物件接触,其中接触物件被配置为形成有穿过该接触物件或在该接触物件的外周部处的连通气流通路;(ii)处于管中,该管包括与容纳至少一个吸附物件的另一个管的互补配合接合表面接触的至少一个配合接合表面;以及(iii)与可变形箔构件接触,该可变形箔构件与至少一个其他吸附物件和/或传热构件接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1月28日、申请号为201480073825.4、发明名称为“用于吸附式制冷和加热应用的碳单块”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在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吸附组件。
背景技术
在使用碳吸附剂用于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系统时,期望利用呈现出高密度、高热导率和高气体渗透率以及对热交换流体(例如,制冷气体,诸如氨(NH3)、水(H2O)或氮(N2))呈现出高体积容量的碳材料。
2013年9月24日授权的美国专利8,539,781描述了吸附结构,该吸附结构包括与下述(一个或多个)多孔构件接触的吸附剂,上述多孔构件被布置为使制冷气体能够进入和离开吸附剂,其中(一个或多个)导热构件可以在基于吸附剂的加热和/或冷却系统中被布置为与吸附剂接触,以在吸附剂和传热流体之间传递热。
有利的是,提供新吸附结构,这样的新吸附结构适于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并且不需要存在与吸附剂接触的多孔构件。
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问题涉及在系统运行时需要实现将热有效地传递至吸附剂和有效地传递来自吸附剂的热。当在吸附系统中所采用的吸附物件(adsorbent article)未达到用以实现去往和来自吸附剂的热的良好传导性传递所需的与热交换构件的接触水平的情况下,该需要受到这样的物件的可变性和尺寸公差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利的是,提供下述吸附结构,所述吸附结构解决了吸附物件与在其中布置有该吸附物件的金属壳体或壳之间的传热接触的这样的缺陷,并且有用地适应了吸附物件由于其制造所引起的尺寸可变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涉及在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吸附组件。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在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吸附组件,这样的吸附组件包括:
吸附物件的阵列,其中至少一个吸附物件以以下相容布置(i)至(iii)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布置:
(i)沿相应接触物件的配合接合表面与至少一个其他吸附物件接触,其中接触物件被配置为形成有穿过该接触物件或在该接触物件的外周部处的连通气流通路;
(ii)处于管中,该管包括与容纳至少一个吸附物件的另一个管的互补配合接合表面接触的至少一个配合接合表面,例如平坦表面;以及
(iii)与可变形箔构件接触,该可变形箔构件与至少一个其他吸附物件和/或传热构件接触。
根据接下来的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公开内容的其他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将更加完全地显现。
附图说明
图1为布置在吸附式加热和/或冷却组件中的本公开内容的吸附组件在其一种实现中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性吸附物件的俯视图,该吸附物件限定了在其边缘部具有外周内缩部(involution)的盘或圆盘构造。
图3为盘形吸附物件的半部段的立体图,该半部段具有界定中心孔开口的上环形表面。
图4为图3的吸附物件半部段的正立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尔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未经库尔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1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