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精细化识别与核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6295.5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省;董英;冯立;樊高欣;杜臻;薛强;李林;杨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1S13/90;G01B7/1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方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5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灾害 隐患 风险 精细 识别 核查 方法 | ||
1.一种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精细化识别与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资料收集
S2:技术研发
根据步骤S1中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开发数据采集APP,并建立地质灾害隐患数据库,研发并建立研究区域基于DEM、InSAR的疑似隐患点识别阈值标准;
S3:早期识别
根据步骤S2中的DEM识别高陡边坡和不稳定斜坡,根据InSAR识别地面变形区段;
S4:遥感核查
根据步骤S3中DEM识别出的高陡边坡和不稳定斜坡,利用软件叠加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开展基于承灾体的危险坡段识别和核查;
S5:野外核查
在完成步骤S4所述的遥感核查的基础上进行野外核查,核查风险点类型、地质环境条件、变形破坏迹象、威胁对象;
S6:地质灾害隐患大核查成果与示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精细化识别与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InSAR的疑似隐患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过获取多期时间序列SAR数据,采用D-InSAR、SBAS-InSAR、PS-InSAR干涉测量技术,开展SAR数据处理;
S202:根据SAR数据处理结果,结合高分光学影像、卫星雷达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对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S203:建立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标志,并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解译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精细化识别与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DEM地形分析与疑似隐患识别,包括以下方面:
将已有的高精度DEM数据结合航拍正射影像成果,开展地形分析;
提取提取坡型、坡度、颇高、NDVI参数,结合系统形成条件,计算地质灾害易发指数,圈定坡度大于45°和高度大于8m的高陡边坡或不稳定斜坡区段,以及切坡建设地段;
与承灾体进行叠加,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精细化识别与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精度DEM数据提取易发坡段,提取步骤如下:
S2011:利用Spatial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坡度分析工具,计算研究区域坡度,得到坡度分级图;
S2012:利用SpatialAnalyst Tools→Reclass→Reclassify重分类工具,提取研究区域坡度大于40°斜坡段;
S2013:利用Conversion Tools→From Raster→Rasterto Polygon转换工具,将研究区域坡度大于40°斜坡段转换为矢量多边形;
S2014:由于坡度的不连续性,部分斜坡上会发育较平坦地段,因此在提取的大于40°斜坡段上会有孔洞存在,利用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ization→EliminatePolygon Part工具,消除斜坡多边形孔洞,将孔洞就近融合为斜坡单元;
S2015:利用SpatialAnalystTools→Zonal→Zonal Statistics工具,计算坡度大于40°斜坡单元坡高,提取坡高大于8m的斜坡段,得到研究区域崩塌滑坡易发坡段识别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精细化识别与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基于DEM、InSAR的疑似隐患点识别阈值标准是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的年概率和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共同体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62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