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株共培养物及其产品、在硅浸出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4166.2 | 申请日: | 2023-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谢鸿观;王璐;李学锋;林妍竹;童晋;刘力源;刘恺鑫;李世达;郭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0;C09K17/14;C02F3/34;C05F11/08;C05G3/00;C05G3/60;C05G3/80;C12R1/645;C12R1/125;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蔡静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株 培养 及其 产品 浸出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菌株共培养物及其产品、在硅浸出中的应用。菌株共培养物包括囊担菌Z6菌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株共培养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硅酸盐分解功能的菌株共培养物,属于工业微生物技术、生物浸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酸盐细菌是指能够分解硅酸盐类矿物的微生物。作为广受重视的工业微生物,硅酸盐细菌的工业用途价值主要包括几方面:(1)硅元素(SI)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体元素,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硅的应用覆盖从传统领域到芯片领域,十分广泛。硅酸盐细菌提供凭借清洁技术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硅原料的途径。(2)硅在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如粉煤灰、高炉渣、赤泥等)含量丰富。硅酸盐细菌提供了这类固废的生物处置方法,是获取硅原料实现固废资源化的洁净生产手段。例如,粉煤灰中含有莫来石、石英、无定型玻璃体等大量硅酸盐化合物,现有技术将芽孢杆菌、黑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硅酸盐细菌用于粉煤灰生物浸矿脱硅。将粘液芽孢杆菌与圆形芽孢杆菌对电解锰残留物协同浸出,使矿样中Si含量大幅度降低。(3)自然界中大量的硅是存在于矿石与岩石中的硅氧化合物,统称硅酸盐。其中较重要的有长石KAlSi3O8、高岭土Al2Si2O5(OH)4、滑石Mg3(Si4O10)(OH)2、云母KAl2(AlSi3O10)(OH)2、石棉H4Mg3Si2O9、钠沸石Na2(Al2Si3O10)·2H2O、石榴石Ca3Al2(SiO4)3、锆石英ZrSiO4、绿柱石Be3Al2Si6O18等。各类硅酸盐中结合固定有丰富多样的其它元素(如K、P、Al等),但因结合状态稳定,不能被直接利用。硅酸盐细菌通过分解硅酸盐能够使化合态的元素溶解释放到土壤中,提升其利用效率。现有研究已表明,硅酸盐细菌是重要的土壤功能菌。硅酸盐细菌通过分解土壤中硅酸盐,可以促进K释放,提高土壤含K水平。此外,硅酸盐细菌还可以分解长石与云母等硅酸盐类的原生态矿物,分解磷灰石中的磷素,使土壤中难溶性的K、P、Si等元素转变为可溶性,提升土壤营养水平;同时,硅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如生长刺激素、多糖、有机酸和蛋白质等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改善土壤肥力,破坏土壤结晶构造,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吸收,从而综合性地达到促进作物生长、增产等效应。(4)硅酸盐细菌可应用于微生物矿物工程(浸矿、选矿、矿物加工),典型的是铝土矿的生物脱硅工艺,即利用硅酸盐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铝土矿发生吸附、溶蚀、氧化还原等反应,脱出铝土矿中无用成分硅,从而提升矿料的铝硅比,达到氧化铝生产工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4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