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代码阅读的窗口控制排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3937.6 | 申请日: | 202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绝学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3/0483;G06F3/04842;G06F3/048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代码 阅读 窗口 控制 排列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代码开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代码阅读的窗口控制排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显示页面对代码编辑器进行列式布局,每列中设置有若干代码编辑器,且两列之间设置有间隔栏;若获取操作信号,则根据操作信号,对代码编辑器进行插入操作、移动操作、滑动操作、拉伸操作或缩放操作;其中插入操作,包括:若以任一代码编辑器作为参考代码编辑器,打开新的代码编辑器,则参考代码编辑器与新的代码编辑器之间存在连线关系,且新的代码编辑器的插入位置是根据所述参考代码编辑器的位置及其所在列的当前连线关系获取的。本方案对代码编辑器进行列式布局,且能进行优化插入,以便于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码开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代码阅读的窗口控制排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阅读源代码、分析项目主体逻辑结构或查看具体功能实现机制时,需要在大量的文件或文件夹中跳转,因为不同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分布在不同的文件和或文件夹中。
现有技术只能通过tab页或者分割屏幕的方式展现不同的代码文件和代码,用户在阅读源代码、分析项目主体逻辑结构或查看具体功能时,使用不方便,因为其存在展示不够直观、展示的有效信息不够丰富等问题,用户需要反复对代码文件进行切换,因此造成用户阅读不方便,限制了用户的阅读效率。并且,在显示页面中打开新的代码文件时,新窗口排布随意,不利于用户查看,随着打开的代码文件增多,用户再次查看时,需要花费时间在若干窗口中寻找需求的代码文件,且新窗口会对已打开的窗口造成遮挡或阅读影响,进一步影响了用户的阅读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代码阅读的窗口控制排列方法,对代码编辑器进行列式布局,且能进行优化插入,以便于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一:用于代码阅读的窗口控制排列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在显示页面对代码编辑器进行列式布局,每列中设置有若干代码编辑器,且两列之间设置有间隔栏;
若获取操作信号,则代码编辑器根据操作信号,进行插入操作、移动操作、滑动操作、拉伸操作或缩放操作;
其中插入操作,包括:若以任一代码编辑器作为参考代码编辑器,打开新的代码编辑器,则参考代码编辑器与新的代码编辑器之间存在连线关系,且新的代码编辑器的插入位置通过预估插入位置法获取,其中预估插入位置法为根据所述参考代码编辑器的位置及其所在列的当前连线关系,获取插入位置。
基础方案一的有益效果:对代码编辑器进行列式布局,每列中设置有若干代码编辑器,且两列之间设置有间隔栏,同一显示页面上可以展示多个代码编辑器,以展示多个代码文件,避免了多个文件的来回切换,降低了用户在阅读源代码时的记忆负担;
且根据获取操作信号不同,可以对显示页面中的代码编辑器执行不同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插入操作、移动操作、滑动操作、拉伸操作或缩放操作;其中插入操作,不是单一直接在预设位置插入代码编辑器,对显示页面当前布局造成严重影响,而是在进行插入操作时,若以任一代码编辑器作为参考代码编辑器,打开新的代码编辑器,则参考代码编辑器与新的代码编辑器之间存在连线关系,且新的代码编辑器的插入位置通过预估插入位置法获取,其中预估插入位置法为根据所述参考代码编辑器的位置及其所在列的当前连线关系,获取插入位置。
每个新打开的代码编辑器和其参考代码编辑器之间均存在连线关系,该连线关系可以具象化在显示页面生成显示连线,从而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根据需求打开的新的代码编辑器与其参考代码编辑器的关系,即代码(参考代码编辑器中)与其跳转内容(新的代码编辑器)的关系,且新的代码编辑器均是列式布局,互相不存在任何重叠交叉,查看任一代码编辑器时,不需要进行切换操作,因此不论打开多少代码的跳转内容,都不会由于新打开的代码编辑器过多,而影响阅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绝学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绝学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3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